擁有超過250年歷史的「林圮埔老街」,
當年熱鬧繁華,
曾是竹山先民最早開墾的地區。
後期則以「竹」為意像重新規劃街道,
棋盤式設計有著「三橫四豎」之稱。
老街上穿雜許多地方特色小店、老廟及美味小吃,
像是傳承五代的來發打鐵舖、在鎮上熱賣40幾年的老牌涼飲、
專賣傳統口味的啟明米麩店等,
慢慢探索可以得到滿滿收穫。
竹青庭人文空間,承租竹山老臺西客運站二樓位置,
從產地到空間運用在地特色竹山竹子元素,用5500多條竹篾
將竹編工藝轉化成最天然環保的綠建築,
宛如竹編洞穴造型餐廳超吸睛,
是南投隱藏版在地美食,
餐點推出竹山在地食材。
竹山就是盛產竹子,這裡擁有台灣豐富的竹子故鄉美譽,
曾幾何時,竹子產業發展式微,竹工藝凋零沒落,竹山在地人口
減少外移,漸漸的,竹文化意象開始模糊,
老客運站的熱絡開始蕭條。
後因承租下了老客運站二樓,從產地,餐桌到空間,
都是用竹山在地竹子元素巧妙融入,
同時與「竹生活文化協會」共同舉辦竹編策展與文化講座。
沿著洗石子地板往上走,映入眼簾,
在地文化結合的地景特色藝術建築,
5500多條竹篾將竹編從復古紅地磚頂天立地到天花板,
形成一個宛如竹編裝置藝術,非常有看頭。
整個設計宛如竹編洞穴,非常好拍,
本身就很挑高,不用擔心碰撞。
這裡是當地的人們,為了重新活化這個有歷史的老建築,
由一群青年進駐,改造了老客運站的風貌,
原先是老員工宿舍,現今注入新元素,
老屋再生概念空間,不特別將餐廳的名字取名為餐廳,
而是用「人文空間」取代,
就是希望能賦竹山在地意義,
多了更多期待與夢想希望藍圖。
室內可容納60人座位,大多提供四人座位為主,
中間特別用曲線造型打造長桌,成為整間室內的焦點,
不同角度觀看這竹編裝置,
不得不說這裡的竹編工藝細緻巧妙,
光影之間變化,
這竹編建築有了呼吸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