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位於臺中市北端介於大甲溪與大安溪之間,

境內地形主要由后里台地組成,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原名「內埔」,

後因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

改以轄內最大聚落「后里」為名。

后里的開發始於清雍正年間, 設立軍工寮砍伐樟樹製作戰船,

而現今的千年大樟樹則印證后里原先遍植樟樹。

乾隆34年李長匠差所繪地圖,可看到軍工寮約在巴宰族舊社東北方

岸裡山(約於今后里觀音山)旁, 中央研究院制的乾隆台灣番界圖層可見

后里自台13線道路以東,包含岸裡山與軍工寮在乾隆中葉以前

屬於生番界內(泰雅族)。


而漢人拓墾始於乾隆年間,

據紀載漢人張圻招家族於乾隆20年來台,

於墩仔腳附近種植甘蔗並設立蔗廍製糖。

而後漢人陸續聚集成庄, 乾隆47年已出現

月眉庄、敦仔腳、中和庄、厚里庄等

一直到現在的地名。

大安溪位於臺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

主流河長95.76公里,全臺第七大河川,分佈於

苗栗縣南部及臺中市北部。

主流上游名為雪山溪,

最高源頭發源於雪山山脈之雪山主峰西北坡。

流經卓蘭、泰安、上館,隨後進入臺中市境,

經大甲區鐵砧山麓於大安區安田莊注入臺灣海峽。

大安溪堤防道路是公館、泰安、土城等

里居民通往大甲的捷徑,

清晨來到公館堤防,

下至大安溪畔河床;

眼前的是台鐵的大安溪橋;

更遠處則是卓蘭鯉魚潭一帶的

氤氳山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