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甕砲台,又稱荷蘭城;位於基隆市中山區太白莊。

過去曾是台灣日治時期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要塞轄內設施。

目前屬基隆市所管轄的市定古蹟。

清光緒年間雖也曾在這附近修築砲台,

然而白米甕砲台今天所見的各項砲台設施,

全數是明治時期日軍因應日俄戰爭整備求,

由其陸軍築城部本部,重新設計

興建而成的海岸型堡壘。

明治33年(1900),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根據

1899年《基隆要塞防禦(永久)要領書》中,因應恐爆發之

日俄戰爭之虞而修建之「永久防禦炮台」防禦工程。

於同年7月向陸軍大臣上呈白米甕堡壘交通路特別工法

及設計預算書,於同年12月12日進行施工工程,

於1901年11月完成配砲工事,

因此白米甕堡壘同時也是基隆要塞中最早完成配砲的

堡壘砲台,最終白米甕堡壘竣工於1902年。

該系統屬海防型砲台,

裝備有朝北方方向的砲座(標高約70公尺),

以及四門射程約8800公尺的8吋加農砲。

並設置於形勢險要的太白莊地區,與附近的萬人頭砲臺

和東岸的社寮島(現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基隆港。

在要塞的正式名稱方面,

日本陸軍省官方文件稱為「白米甕砲台」,

1921年至1928年由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繪製的

《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稱其為「白米砲台」。

白米甕砲台源自於荷蘭時代,這個傳說有事實根據。

荷蘭人於1654繪製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曾標示出基隆港灣附近的一些堡壘及建築名稱。

根據歷史學者翁佳音教授考證這張古地圖, 引述荷蘭文獻

《臺灣日記》與《巴達維亞城日記》,得知當時西班牙人在基隆

附近興建了四座堡壘,

其中有一座堡壘,名為「Milaen」,

位於基隆港入口處。

荷蘭軍官優司特‧戴‧弘特(Joost de Hont)的《從淡水林子到

雞籠的報告》曾提及, 他們的隊伍從萬里鄉的馬鎖越山之後:

「…我們從那裡〔指越過山之後的地點〕走中間之路…共花費半小時

之久而抵達西班牙豬仔兵(Specken)所拆毀的Songo角面堡。」

從路線的敘述來判斷,翁佳音教授認為報告中所說的

「西班牙豬仔兵所拆毀的Songo角面堡」,

即是指西班牙人建造的「Milaen」圓塔,

就是民間傳說為「荷蘭城」的「白米甕砲臺」。

而所謂的「荷蘭城」,

其實不是荷蘭人建的,

而是西班牙人所建立的。

白米甕砲台經過日據時期的改建,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

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

雖歷經多年滄桑, 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

實屬難能可貴。

地勢險要的平台上同時觀測基隆港內外的動態,

昔日與東側和平島的社寮砲台扼守基隆港,

是港區眾砲台的外圍防線。

砲台現為休憩景點,奇特的地貌與砲台設施和

不遠處的協和發電廠三根大煙囪是此處的地標,

也是基隆市定古蹟和基隆五大砲台之一。

白米甕砲台的範圍不大,但格局特殊,

因砲台設置位於狹長的山丘上,

所以指揮所、四座砲台及觀測台呈一字橫列排開。

指揮所在最左側, 觀測台則位於最右側的小丘高處,

中間設置四座砲台,砲台已拆除,只剩空蕩的砲盤區。

砲盤區呈半圓形,直徑約15公尺,

從上面俯瞰,宛如四個大圈圈排在山丘。

砲台所在的山丘上,綠草如茵,

圍欄之外, 大海滄茫。遠眺海天,遼闊浩渺。

因為砲台面向西方,

所以向來是欣賞夕陽的佳處,

自清代以來,

即有「米甕晚霞」的美譽,

為基隆勝景之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