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位於臺中市的西海岸,本地的史前文化是距今約3500年至4000年,
屬於新石器時代的牛罵頭文化,在漢人大量移入前原為巴布拉族(拍瀑拉族)社的聚居地,
現今清水的西社社區一帶,舊稱「社口」,
就是當時巴布拉族的出入口,
也是清水的舊地名-牛罵頭,便是藉Gomach的音譯而來。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台,開始在台灣設立官署,
清水地區為諸羅縣所轄,當時清水尚屬未開發的不毛之地。
雍正年間開始有漢人大規模的湧入清水地區並向平埔族租地墾殖,
並有官軍在今日的營盤巷駐防。
到乾隆年間,才逐漸發展成為市集,
發展成為中部的稻米和山產的集散地。
早期清水的漢人移民,以來自閩、粵為主,
現在位於清水大街路上的三山國王廟,尚有早期客家人墾殖清水的痕跡。
1686年清廷開放有業良民可攜眷渡台墾荒,尤以泉州府移民的楊姓、蔡姓居多,
楊、蔡兩族落腳於清水社口,大量墾殖,自此兩家族繁衍開來,
時至今日,楊、蔡兩姓仍為清水兩大姓。
乾隆四年(1739),楊姓漢人入墾十二甲庄(今之高南里),
蕭、趙、王三姓則至大甲溪岸開拓海口、牛埔、舊庄等地。
乾隆十年(1745),上述四姓墾戶,北上抵達大甲溪南岸,
墾成一帶之荒埔,創建高密莊、三塊厝莊、四塊厝莊等聚落。
高美里前稱「高密」。
相傳早期為沼澤地,立篙及沒入地中故名;
日治時期改稱高美,二戰後初期曾為高中里,旋即又改回高美里,
位於清水區之西北方,東臨高東里,北界高北里,西接高西里,南與高南里接壤,
全里面積1.2164平方公里,且均為平地,其中高美圳由東向西橫切本里,
為本里稻田灌溉及排水之主要水道,也因成為稻米的主要產區。
國姓里地名昔作「三座屋」為客家式地名,
就鄰近有海風〈豐〉、頂下水碓,客莊等聚落而觀,
顯係早期為客籍墾戶所闢,日久演變成河洛化地名,
「三塊厝」地名係源於入墾初期僅有三戶人家故得此稱。
鎮安宮﹝國姓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
是本里居民精神信仰依託,
民風淳樸,生活安康,
也是里名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