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稱「吧哩嘓」的新竹縣新埔鎮,位於鳳山溪流域中游,
原為平埔族打獵的荒埔,由於清廷對於渡台開墾的政策影響,
直到清乾隆49年(1784),客家族群才陸續移居於此,開墾了荒埔,
於是,地名因應而生。
客家族群移居新埔後,陸續開發農田,種植稻作與蔬菜;
19世紀初,新埔已成為蔗糖、茶葉和樟腦三大經濟作物集散地,
也因商業活動而形成了熱鬧的市集,
境內古宅數量多,見證新埔的繁華,也留下樸實生活風範。
擁有三街六巷九宗祠歷史建築,人文景觀豐富的新埔,
是值得細心聆賞的小城,
沒有車馬喧嘩,一眼望去盡是浪漫的田園景色。
五分埔,原寫為五份埔,新埔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位於該鎮東部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
其範圍大致與五埔里相近。
此處有一區名為詹厝的聚落…….
聚落中有公廳懸掛武進士詹紹安會魁匾。
按: 據《詹氏族譜》記載:詹紹安,字泮元,號竹軒。
咸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生於福州府閩清縣。年二十三歲由武生中式光緒元年
乙亥恩科,鄉試第五十九名舉人。應光緒丁丑科會試中式第五名貢士,保和殿
磨勘覆試三等第二名恭應殿試。欽定第二甲第二名,賜進士及第。
欽點御前三等侍衛,乾清門上行走,賞戴花翎。
《閩清縣誌》載:詹紹安,光緒丁醜科武進士。性豁達,循循有儒者風,
雅號琴棋書畫,于書法尤妙。欲得其書者,輒設宴招之。
又豪于飲,每乘醉潑墨酣暢淋漓,有春蚓秋蛇之至。
常客台灣,其大家名族多留有墨跡。
據了解,
此匾為應同宗之誼所請複製懸掛………
其旁不遠處有一中西合璧之古厝,門樓泥塑精美上有崇德家聲。
據了解,此處為畫家詹錦川故居。
按 : 詹錦川(1926─2014)新竹縣新埔鎮客家人,祖先是清朝秀才,父親是地主;
台大法商學院就讀商業專科(台灣大學商學院前身),從事進出口貿易,
50歲接觸藝術之後,開始投身於藝術創作;
1989年拍攝公共電視「樸素之美,台灣素人畫家群像」專輯。
2007年新竹縣文化中心第七次個展。
詹錦川以喜愛的馬蒂斯風格為創作藍圖,
將酷愛的東方書法線條、筆觸、氣韻及留白,再融合西洋美術的古典、
印象、立體、野獸、抽象繪畫與雕塑的精髓,在無拘無束的自我領域裡,
沒有學院派的框架和理論限制下,
繪出內心深處的感情與感動。
略帶幾分童趣的意境,
成為他獨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