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09275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為國立級之公共圖書館及數位圖書館,

該館更於2014年獲國際圖書館協會(IFLA)登錄

為此生必去1001所圖書館之一。

DSC_8815.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45.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46.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最初前身為1921年成立的臺中州立圖書館。

負責輔導全國520多座公共圖書館的任務,為教育部三級機關。

DSC_8816.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47.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4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49.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DSC_8823.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75.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73.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6.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7.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為國立級之公共圖書館及數位圖書館,

除蒐集、整理、典藏各種圖書、數位資源,推廣閱讀及提供資訊服務外,

還負有輔導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之任務。

總館位於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

於民國101(2012)落成啟用。

DSC_881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DSC_882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52.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4.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5.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6.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7.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64.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5.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6.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7.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62.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總館為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建築物,佔地2.164公頃,

樓地板面積約41,797平方公尺。

大致分為讀者服務區、會議學習區、公共服務區與行政支援區。

P409275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59.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3.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DSC_8819.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DSC_882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該館外觀以流線造型的河流意象,象徵乘載無限知識之流。

館內空間以outside-in的設計概念,將不同樓層的戶外窗景融入

內裝配色和家具中,營造出寬敞明亮而具現代感的室內空間。

DSC_882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DSC_8822.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P409276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69.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2.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4.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78.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同時針對不同年齡層如兒童、青少年、樂齡族等設有專區,

館內並結合體感、擴增實境、無線射頻、3D電影等新興科技,

規劃極具親和力與互動性之體驗裝置,

為民眾閱讀、休閒、學習之好去處。

DSC_8817.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5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該館由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建築的設計靈感源自於莫比烏斯帶及克萊因瓶

室內設計採用「out-side-in」的概念,

將每層樓的窗景融入擺設中

P4092779.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80.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P4092781.JPG - 台中  公共資訊圖書館之晨

建築外部以8種不同粒徑的白色馬賽克磁磚拼貼

河流律動之建築外觀源自早期台中聚落依河流(柳川、綠川)而集結,

象徵知識如同經由河流反覆淘洗中,

淬煉而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