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林氏的先祖則是來自廣東饒平的客家人。
清乾隆17年(1752),林欽堂、林孫彰、 率領林居震、林先坤等人從鹿港來此地拓墾。
當時墾地是以「犁」做為計算面積單位, 一張犁約等於五甲,林家拓墾三十甲土地,
因此地名就被稱為「六張犁」。
六張犁的地名沿用一百六十幾年,
一直到1920年才改名為「六家」。
林家進入竹北拓墾的第一代,林先坤最具有領導才華,開墾有成,
於是陸續有族人由家鄉渡海來台, 進入六張犁開墾。
乾隆35年(1770)林先坤創建善慶堂,
以祭祀先祖,建立了林家在竹北的家業。
拓荒時期,台灣各族群之間衝突頻繁,林家以緊密的宗族力量,
在六張犁形成單姓聚落, 聚落外圍挖壕溝,築刺竹,設隘門,
團結合作,終能在此落生根,而擴大發展。
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爆發後,
林先坤號召鄉民組成義軍,防衛家鄉,並協助清軍平定亂事,
事後獲清廷頒賜「褒忠」匾額及軍功獎勵。
林先坤的三子林國寶承襲父風,持續努力經營,並熱心地方公益;
嘉慶年間,捐官得監生; 道光6年(1826),林國寶捐資協助淡水廳治竹塹建築磚城,
而獲朝廷獲「奉直大夫」的誥封,
其父親及祖父亦同獲追贈此一殊榮。
道光11年(1831),林國寶之子林秋華中鄉試武舉人,
林家在地方的名望更為顯赫。
林家祠堂的創建,則淵源於林先坤於
乾隆年間聯合族人所成立的「次聖公嘗」。
林先坤陸續購買田地,作為次聖公嘗的祀業。
次聖公嘗的田產收入累積漸豐,
光緒8年(1882),興建祠堂,稱為「次聖公廳」。
日治時期明治44 年(1911),改建成現今的規模,
廳堂奉祀林氏始祖,成為饒平林氏六派宗親的公祠,
因此改名為「林家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