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於1983年成立,回應當時方興未艾的現代藝術
運動而成立,是臺灣首座公立美術館。
自開館以來,即肩負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發展與普及之使命,
除整理臺灣近百年美術史外,亦持續關注發展中的當代藝術。
運作方針為積極掌握全球視野,建構區域脈絡,扶植藝術人才,推動藝術教育,
以促進藝術生態發展,提升全民文化修為和藝術涵養,
臻於具審美觀、創造性與思辨力的當代社會。
台北市立美術館由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
建築採取低限灰白的國際現代主義風格,融合華人合院精神,
以懸臂飛廊形式,將傳統建築斗拱之元素堆砌為「井」字形主體架構,
寓意美術館為文化之泉源活水。
大廳明亮開闊,挑高約九米,對應地上三層及地下一層的展示空間,
四周以玻璃帷幕採光,取代封閉牆面;中樞內庭承接自然光源,
引入隨時間移轉的光影韻律,整體形塑為造型洗鍊、形式宏偉、量體輕盈、
具文人氣韻、與庭園景觀相結合之建築。
歷經38年的營運,北美館館舍已趨老舊,典藏、教育空間及觀眾服務設備
明顯不足,迫切需要新的美術館藍圖。
有鑑於此,北美館在臺北市政府的支持下,推動「典藏庫房新建」與「新館擴建」
兩項建造計畫。
其願景是,以既有的北美館為基地,向西增建典藏庫房,
再透過新館擴建涵容南側開闊的綠園地景。新舊三館合體後的建築群落,
共同構築出嶄新的藝術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系——
「北美館藝術園區」。
藉由館體的增、擴建,北美館轉型為「林間美術館」。
一個藝術、公共論壇與
市民休憩功能兼具之文化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