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原為洪雅族斗六社之所在地,後來移居於此的泉州人

將之閩南語音譯為漢字「斗六門」。

斗六地方本係平埔族洪雅族於康熙末年移至此地開墾聚成部落。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孟林修之「諸羅縣志」已有

「斗六門街」、「柴裡斗六社」之記載,由此可見

斗六在當時之開拓已頗具基礎。

乾隆初年,泉州人楊仲熹招集漢人在此開店行商而逐漸興盛。

乾隆十七年(1752)街成,二十六年(1761)置斗六門巡檢,

道光十五年(1835年)改為斗六門縣丞。

清末至日治初期,溝子垻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溝子垻庄」,

隸屬於斗六堡。該庄北與九老爺庄、大潭庄、大崙庄為鄰,

東與水碓庄、庵古坑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溫厝角庄,

西邊為新庄。

大正九年(1920),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

該庄改制為「溝子垻」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斗六郡斗六街。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溝仔垻、江厝仔、瓦厝仔、新厝仔、

頂柴裡(頂柴)、下柴裡、枋橋(板橋)等,

聚落西邊有鴨母溝,其旁有墓地,其中有兩門古墓,

具有官銜,頗吸引人探究…….

儒林郎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在八郎(見朝議郎)中位第七。

煬帝時罷。唐為文官第二十六階,正九品上。宋正九品上。

元豐改制用以代節度、觀察掌書記,支使,防禦判官、團練判官。

後定為第三十二階。

金正七品下。元從六品。明從六品初授承務郎,

儒生出身者升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升授宣德郎。

清從六品授儒林郎,吏員出身者授宣德郎。

儒林郎陳莊節墓與翰林院待詔陳慎修比鄰,

且燈號相同,應為同一家族所有…….

且其裔孫當中當有科舉功名者;

惟資訊闕如,無法考證。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