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荖地方,指芬園鄉與草屯鎮交界地帶,

茄荖乃得名於原住民洪雅平埔族(Hoany)貓羅溪社

稱呼東南方 「茄荖山」(古烏溪環流丘),

所以此地名曰「茄荖」。

茄荖之意有二說,

一為洪雅族方言「竹器」之意,二為「穀倉」,祈求豐收之意 ,

兩者皆是形容茄荖山的山形。

茄荖分為「頂茄荖」及「下茄荖」,

前者隸屬草屯鎮,後者隸屬於芬園鄉,

茄荖地方的開闢者為福建漳州府洪姓移民,

故當地多洪姓子孫。

茄荖山公墓是草屯在地人百年之後必然的歸宿……

位於台中盆地南段的南投平原區,5有著貓羅溪與烏溪流貫其中,

水源充足;而且由鹿港循河流或經彰化平原就能進入此地,交通

十分便利,因此漳浦縣車田下營洪姓族人選擇移墾於此,並定居

形成聚落。

這些洪姓家族移民臺灣之成員,

主要可分為三派先後渡海來臺,

即和蒼派、性植派以及敦樸派。

洪清江(1881-1964)草鞋墩番仔田庄人,

曾擔任草鞋墩公學校訓導(大2、大3、大4)、

新庄區區長(大5)、草屯庄役場助役(昭3、7)、

以及草屯庄協議會員(昭3、7、8、13、16) 等職位。

其子洪耀勳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攻讀,

1927 年返台與臺灣民眾黨幹部吳淮水之妹吳琇進結婚,

畢業旋即歸國擔任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助理乃至講師,

曾於《臺灣文藝》發表〈悲劇哲學─齊克果與尼采〉、

〈芸術與哲學─特別是它與歷史社會的關係〉二文等探討實存哲學。

1937 年起日據華北,

洪耀勳因此受派赴北平任北京師範大學講師、教授,

後於周作人為校長的北京大學任教授,著有《認識論》、

《存在與真理─對努茲比塞真理論的一個考察》等。

戰後 1946 年與滯北平、天津的臺籍菁英組織臺灣省旅平同鄉會,

並創辦《新臺灣》雜誌為臺人權益發聲。

回臺後受林茂生引薦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而 1950 年起擔任主任長達二十載。

洪耀勳家學淵厚,出身草屯門第,後繼更是人才濟濟:

其子洪伯文為生物科技尤其DNA研究的權威;姪子洪伯廷

曾任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附設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其外甥許世楷為津田塾大學名譽教授、亞東關係協會理事,

曾任臺北駐日本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

為在日臺灣獨立運動領導者之一。

洪清江墓旁另有其夫人張郁,及其母親洪媽簡氏之墓。

全部位於其家族墓園之內…….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