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岡早期為粵籍人士所開發,因此舊稱「新廣莊」,
似有「新闢的廣大平原」之意,
而「神岡」與「新廣」的粵語
發音頗為相似,可能後來由於閩人入墾,加上日久口誤,
而沿用「神岡」之名。
清乾隆中葉的台灣番界圖,此地名為「成崗庄」。
至於「神崗庄」的名稱在嘉慶二十三年買賣契約就有。
清雍正元年(1723),乃析諸羅中間百餘里之地,
南截虎尾,北抵大甲溪,設彰化縣治,
時神岡歸彰化管轄,為貓霧東梀東堡岸裡社番屬,
土名「阿河巴莊」荒地。
雍正末年,有粵籍人士張達京、張承祖等入台,至此招佃墾荒,
始為大力開墾,當時形成的村落有望樓(寮)、社口(萬興莊)、
北庄、浮圳(紅圳頭)諸庄。
清道光二十二年,神岡置莊,泉州人來此構居,
於是遂成泉州人聚落。
日治後,當局把此地分為神岡、社口、三角仔等三個區域。
大正九年(1920)三區合併為神岡庄,隸屬台中州豐原郡神岡庄。
康熙38年(1699)因助官府平吞霄社亂崛起,
康熙末年請墾包括神岡區在內的廣大土地,
是整個臺中地區開拓之始。
後廣東省東部(粵東)客家人張達京入臺,定居於岸裡社,
協助岸裡社開墾並鑿水圳灌溉,當時形成的村落有望樓(望寮)、
社口(萬興莊)、北莊、浮圳(紅圳頭)等。
其中至少北莊、紅圳頭等地,當時還是客家莊,
清朝道光年間,因爆發數次全台灣閩客械鬥,
神岡客家人逐漸不敵,也使原居台中海線的泉州籍閩南人
大量來神岡一帶構居,
於是逐漸形成泉州人聚落,
當地原有客家人或逐漸被福佬化為福佬客,
或往北遷徙到今桃竹苗地區。
社口北郊(饒邑)的劉克寬墓,
或許可說明此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