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古稱「五汊港」,因地處牛罵頭溪口五水汊處而得名,
而由於乾隆35年(1770)與泉州府惠安縣獺窟島有進行帆船貿易,
港內擠滿接貨物的竹筏,因此又名「竹筏穴」,
清領時期之間也有「梧汊港」、「鰲西港」之稱呼,
直至光緒17年(1891),取「鳳為吉祥之鳥,非梧桐不棲,
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之雅意,
將「五汊」雅化為「梧棲」。
永曆24年(1670)沙轆社民反亂,鄭氏部將劉國軒率兵討伐,
因此有漢人進入梧棲之舉。
另外根據《太原堂王氏歷代族譜》,福建省漳浦縣的王氏先祖王國慶
自梧棲港登陸上岸,得證梧棲港是移民主要登陸點之一。
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爆發,清廷於雍正元年(1723)
將舊虎尾溪以北、大甲溪以南之地設置彰化縣,由於梧棲地處該區域內,
故梧棲屬彰化縣。
雍正初年,顏玉漳承租南簡庄一帶的土地,爾後乾隆年間逐漸有
晉江縣莊姓、安溪縣王姓、吳姓、顏姓,以及南安縣李姓等族人
進入大庄及鴨母寮一帶開墾。
乾隆38年(1773),南安縣吳玠與吳日燦、陳福、王三錫合四股,
以年納番餉五元,菜魚五十斤向南北遷善社番通事李有從承墾大庄
地區的魚塭及水田。
其後,嘉慶年間南安縣周必緘、道光年間安溪縣孫坤福等陸續入墾。
光緒11年(1885),霧峰林家林朝棟入墾草湳,
至此梧棲港一帶拓墾階段性完成。
於鴨母寮男廁荒地上,有賴姓祖墳兩門;
經查,該地似乎少有賴姓人家居住在此;
不知是何緣故?
按台中地區賴姓之眾者莫過於北屯一地。
台中賴姓,大致可分為心田、葛竹、庵後(安厚)三大派等,
其中以心田房系人數最多,分布地區以北屯及北區為主。
乾隆中葉,賴雲從(十五世)自祖籍地漳州府平和縣心田鄉渡台,
遂在三十張犁(今北屯)從事墾荒,至乾隆50年前後,已獲得館業戶
之「秦登鑑」土地份額之業權,於是從事開發三分埔、二分埔等地。
賴雲從有五子,天水、天仙、天河、天露、天在等兄弟,
遂由三分埔移居「賴厝」開拓,設蔗,從事製糖生產銷售,
地名因此而得稱,於是賴家亦蔚為地方巨族。
十七世賴日貴時,由於經營有方,家聲日隆,遂援例捐貢生,
並成為當時台中大戶之一。
同治9年,後裔賴冕榮(十八世),諱德軒,
取進縣學(俗稱中秀才)。
乾隆末年,三十張犁的土地幾乎都是賴姓族人所有,
之後賴姓移居到新墾處建立門戶,從事種植甘蔗製糖的事業,
這個血緣聚落命名為賴厝廍。
這些甘蔗收成製作成黑糖,
最遠還曾經過筏子溪、梧棲港賣到大陸。
是否如此,此處才有此太學賴德馨墓 ?
抑或是北屯賴姓,最早入墾處同為鴨母寮,
之後再進一步入墾北屯一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