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自中山高速公路南屯與王田路段駛下,眼前縱橫

交錯的中彰快速道路、環中路,擔負起接續高鐵的運輸重任。

繼續前進約莫三公里,轉入鎮平里的「水碓巷」,

明明還在大臺中都會區內,卻突然置身一片田園及綠林中,

巷弄邊錯落土角厝、三合院、平房、鐵皮屋。

細心點,亦能察覺路面拓寬後殘存的斷壁殘垣。

最不會錯過的還是春天裡金花燦然的兩棵巨大龍眼樹,

及樹傘後古樸的三合院。

繩繼堂始於清康熙49年(1710)年間,張國部將劉源沂有感於南屯地理

環境適中、土壤肥沃,於景色優美的南屯溪溪潭北側興建定居;並修書

回鄕請其兄劉源美全家於康熙51年(1712)遷臺同居,

逐漸開墾形成水碓聚落。

利用天然形勢,形塑内外層次豐富、巒頭完整的風水格局,

凸顯傳統建築中取山川合濟之勢。

一進雙護龍的作法,為傳統民居形式;屋頂正廳高、後堂次之,

橫屋則依三開間為一單元朝外逐級下降、尊卑有序、形制完整,

表現傳統民居在宗族倫理脈絡下空間次序的生成。

建築蘊含豐富客家特色,正廳原形是敞開的禮儀空間,直接向外開門,

護龍延伸到門樓與圍牆之外,整體配置細長;堂號、門額、泥塑棟對、

鳳眼窗、轉溝、落鵝等建築語彙,則充分反映客家

對文字藝術的重視及耕讀精神。

繩繼堂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價値,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並具有稀少性、不易再現,

因此於民國105年(2016)9月指定為市定古蹟。

至於為什麼命名「水碓」?

水碓是設有水槽的大型臼槌,

利用水力帶動臼槌搗米。

昔日居民設大型水碓舂米,將大量白米運至烏日,再輸往

各地,因此被外人稱為水碓仔庄。

三百年來,繩繼堂是見證客家先民在臺

中市開墾共工的活歷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