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地方本係平埔族洪雅族於康熙末年移至此地開墾聚成部落。
康熙五十六年(1717),陳孟林修之「諸羅縣志」已有「斗六門街」、
「柴裡斗六社」之記載,
由此可見斗六在當時之開拓已頗具基礎。
乾隆初年,泉州人楊仲熹招集漢人在此開店行商
而逐漸興盛,進而奠定街基。
乾隆十七年(1752)街成,二十六年(1761)置斗六門巡檢,
道光十五年(1835)改為斗六門縣丞。
光緒十三年(1887)設臺灣三府增至雲林縣、苗栗二縣,
雲林縣治雖在林圯埔 ( 今南投縣竹山鎮 ),但每年雨期濁水、清水兩溪氾濫,
致使交通時常中斷,而且縣址過於偏東甚為不便,
遂於光緒十九年(1893)遷至斗六。
明治二十八年(1895) 清日甲午戰後臺灣割日,廢縣改置民政支廳,專司民政。
翌年頒定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制,為三縣一廳,斗六街置臺灣縣雲林出張所。
至大正九年(1920)改行政區域為五州三廳,
斗六郡役所將原斗六區、林內區及樹子腳、菜公區部分裁併為斗六街。
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台南縣斗六鎮。
民國三十九年(1950)分設雲林、嘉義兩縣,
斗六成為雲林縣治所在地………
斗六地區溪流圳渠縱橫分佈,
河川除清水溪外,尚有石龜溪、大湖口溪、崙子溪、石牛溪等。
斗六大圳便以上述各溪為主要水源,
於境內設有二十八條小型埤圳。
大潭位於斗六市中部偏西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
其範圍大致包括社口里、鎮南里、鎮西里東南大半部、崙峰里西北端、
龍潭里不含南端、久安里東北部不含其最北端。
鎮西里是舊斗六街大潭段社口小段、菜園圖南會社之稱。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社口、大潭、埤口等,
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龍潭里是舊斗六街大潭庄埤口,稱大潭保在斗六市區西南方,
光復後改稱龍潭里。
埤口後庄聚落中有張家古厝………
「後庄埤」是芭蕉溪的集水區,灌溉區域廣達360公頃。
狀似馬蹄的後庄埤環繞著農田,中間區域有一大片落羽松,
景緻相當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