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盆地在平埔族群未移入之前,主要住民為埔番與眉番,
兩者以眉溪為界,埔裏社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裏社位於溪北
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之地。
自道光三年開始,陸續遷移埔里的平埔族群竟達三十餘社,
包括Taokas、Pazeh、Papora、Babuza、Honaya五大族群,
反成為埔里盆地的主要人口,
其勢力已凌駕原居之埔番眉番。
入墾埔里的平埔族五大族群,以「打里摺」(番親)的觀念結合,
合力進行拓墾的工作。
入墾初期開墾的範圍僅限於埔里盆地之南半部,
仍未遍及整個平原之全部,
亦即僅限於埔社番地,眉社仍不願招納外來墾民。
遷移之初的聚落在於茄苳腳一帶,第二批陸續來者,
形成批杷城、鹽土等幾處聚落,
以其接近埔社舊址,與埔社番共同居住。
隨後陸續遷來者,其拓墾區域也隨之向外擴展,
建立其他新的聚落,並往眉溪北岸之眉社番地推進,
聚落之分佈才擴及整個埔里平原。
隨著拓墾範圍擴大所形成的新聚落,
不同族群來源的混居情況更為明顯。
遷移初期所建立的聚落名稱多採用原鄉舊社名,
如大湳、烏牛欄、阿里史、大肚城、
水裡城、日南、房里等等。
後來形成的聚落或族群混居情況較明顯的番社,
則漸採新居地之地形或景觀命名,
例如牛眠山、蜈蚣崙、生番空、白葉坑、水頭等等。
道光三年的大遷移中,巴宰族分別建立了大馬璘(今埔里愛蘭里)、
烏牛欄(愛蘭里)、阿里史(鐵山里),
此三個聚落因位居烏牛欄台地,所以稱作烏牛欄三社。
而大湳(大湳里)、蜈蚣崙(蜈蚣里)、牛眠山(牛眠里)、
守城份(牛眠里)等聚落,
因位居眉溪,因此稱作(眉溪四社)或(眉溪四庄),
為噶哈巫族(kahabu)的群居之地。
牛眠里位於眉溪北岸,包括內埔、守城份、牛尾、牛眠、
四角城、田螺窟、泉水殼、溪尾等社區與村莊。
牛眠社區位於眉溪四社之最西端,
清季駐屯番勇防守山番的時代,是「屯兵千總」駐紮地,
當時堪稱四社之政治軍事領導中心,古時的千總衙門舊址
和千總府第已不存,日治至今成為牛眠里里辦事處所在地。
早期的部落以牛眠山為屏障,
南面控制眉溪渡口與眉溪北岸的廣闊沙灘地,
舊部落會所現已不存。
潘宅位處眉溪河畔牛眠山下,是四庄僅存唯一的歷史建築,
潘家的祖先即為kahabu族,代代繁衍至今,保留了早期的建築
格局與多樣的藝術表現,見證了埔里的開發、族群歷史,
以及先人的努力,
其文史意義與建築價值不容忽視。
震後,營建署展開災區房屋鑑定工作,並以此做為發放慰助金的依據。
古宅在這次地震中正廳屋脊傾斜、右側廂房受損嚴重,其餘部分同樣
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經工程人員勘驗後判定為全倒。
災後台大城鄉與建築基金會即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
補助,協助潘宅的緊急搶救計畫。
由於古宅的保存與修復牽涉到專業技術與龐大經費,
潘家後代已無力負擔,加上祖先共業的產權問題,
也無法採取原地修復保存方式…..
現社區進口有一恆山宮,廟址是以前部落的南門,
廟埕是休閒活動廣場,向西是通往史港的道路,向南眉溪北岸,
昔時有竹橋通往埔里街,
日治後期建有水泥橋(名牛眠橋),
現沿著眉溪南岸的河堤往東可達大湳社區。
世紀末921大震,摧毀了所有百餘年的土角古厝,聚落
景觀面目全非,造成文化的斷層,平埔族人百餘年的歷史遺跡,
彷若眉溪的落日,逐漸隱沒在
最後一道餘暉中……
古厝建於昭和三年(1928),相傳建造古厝之師傅和鐵山黃家是
同一批人,黃家完工後,接續構築潘家,兩宅之格局及手法類似。
潘宅彩繪出自石岡匠師劉沛然之手,
師傅在潘宅建造時一住三年,充裕的時間下,
留下相當精彩的彩繪作品。
原本次間與步口廊仍有部分工藝藝術可欣賞;
次間也尚可看到水車堵之彩繪;
步口廊則有壽梁、雀替、吊桶、員光、束隨、瓜筒等、精緻木雕
以及可能是劉沛然畫作的痕跡。
然而約2021年間再訪時,這些東西都消失無影無蹤了…….
再次走訪潘家古厝,情況更為殘破不全。
心情也跟著悲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