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二十年(1815)發生「郭百年事件」,漢人強行以武力

侵入掠奪土地,並屠殺蛤美蘭社原住民,後雖經官府派兵驅離

懲處,唯經此事件之後,原居住於此地的埔裏社人丁遽減、

族勢衰頹,不得已只好透過水社邀請西部平原地區的平埔族群

前來拓墾以同居共守。

當時西部平埔族群亦因大批漢人移民來台佔墾,

生存競爭趨於劣勢,以致謀生困難。

因此計有巴布薩、阿里肯/羅亞、道卡斯、拍瀑拉、巴宰/噶哈巫等

平埔族群受邀於道光初年起陸續進入埔里墾殖。

而集體移民來埔里盆地的平埔族群聚落仍然沿用原鄉地名,

如大肚城、水裏城(大肚、龍井)烏牛欄(豐原)、 阿里史、

房里、雙寮、日南(大甲),大湳……等等,都足以說明他們的原鄉來處,

到道光三十年(1850)時,埔里盆地的開發大致已經完成。

到同治末光緒初,

清國因「牡丹社事件」改變內山的封禁政策,

實施「開山撫番」,漢人始陸續進入內山地區。

清廷以「屯兵」與「精兵」奠定埔里盆地的統治基礎,

再以「隘制」,延長隘勇線,與撫墾措施,防範番人之襲擊,

並以「社學」與「保甲制」實施教育與政務。

持著鋤犁的閩籍漢人,和拿著斧鋸的粵籍客家人,

進入埔里盆地拓墾,其闢水利、種水稻、建廟興學、伐樟熬腦,

使得埔里盆地成為平埔族人與漢人的角逐之地,

漢人再挾著高文明優勢,主導平埔族人接受漢化,

先住民族與平埔族群的固有文化,則因埔里盆地人文環境

的社會變異,而加速滅絕。其語言及風俗習慣亦逐步消失。

尤有甚者,漢人以累積的經濟資本,大量收購平埔族群的土地,

是故平埔族群淪為弱勢族群,

埔里盆地完全被漢人所征服。

一般而言,

閩籍泉州人多聚居於大肚城街,埔里社街和大埔城街地,

漳州人則依附位於低位河階平原地帶的平埔族聚落,

客家人則在盆地東北角山麓之內埔,小埔社牛坑滴水

高位河階平原地或丘陵地建立農墾聚落。

鐵山社區須北的墓區中有數座古墓,

當中有一座李忠德(?)墓,規模不小,

燈號為筍江,

與茄苳腳的李嘉謨家族相同,

不知其中是否有關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