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井蔡氏為東石巨姓,共分十房,屬莆陽衍派。
其四世祖蔡顯聚、蔡顯賓、蔡顯仁于明嘉靖初年(1522)旅居
嘉義縣布袋嘴,成為東石蔡氏在布袋嘴的開基祖。
這是族譜記載發現最早的東石渡台定居的先民。
清初,鄭成功據東石一帶沿海抗清,蔡氏子孫蔡秉元(又名
惟景,字炳寰),本是明末一位號稱百萬的大海商,鄭氏起義,
即捐資助餉,並將他在涼下的埭田,捐為鄭軍的屯田,後又獻船
率族人隨鄭軍東渡台灣,在台灣定居,
成為開發布袋嘴的先驅。
從此,布袋嘴成為東石十蔡族親的聚居點。
移臺後,東石蔡氏移民把所居住地取名東石,
即為今日嘉義縣的東石鎮。
此後,玉井蔡氏在台灣迅猛發展,
蔚然而成為大族…….
布袋昔稱為布袋嘴,因為布袋位在鹽水溪口之北,以前環抱一個
內灣,布袋就位在此內灣北岸突出的尖嘴上,故有此稱,後來則
改為布袋。
布袋地名緣起於外繞沙嘴,深居舄湖內,
似布袋狀而得名。
昔稱布大瑞訛傳為布袋嘴,騷人墨客稱為岱江。
另因港邊蚊蟲為虐,六月間風平浪靜之際,
蚊蟲更為猖獗,故而有蚊港、魍港之稱…….
東石原為海商活躍的地區,清初福建對台貿易,
在東石設有專航的船舶,每船可裝貨物三五百擔。
因而購運臺米,大大刺激了東石造船、航運業的發展,
東石一帶商人紛紛介入兩岸貿易。
許多東石人以從事對台貿易為致富捷徑。
當時,東石一帶居民赴臺大小商海,往來利涉,利之所在,群趨若鶩。
周、蔡兩姓為東石望族,皆以海上貿易致富著稱。
台灣本來不懂得曬鹽技術,
曬鹽技術是東石人遷臺後才傳過去的。
東石自宋即屬潯美鹽場,數百年前即為産鹽之地,
東石居民遷臺後,有的即以曬鹽為生,如玉井蔡氏就有一部分
族人從事此項行業,促使台灣的曬鹽有很大發展。
東石蔡氏大宗祠,下分三房十柱份:
長房(金埔、前埔、珠澤);
二房(玉井、西湖、衍澤);
三房(西霞、東埕、銀爐、庭窟)。
布袋(九龍里等5里)、新塭與義竹北港仔,先祖都來自東石,
同屬信仰「九龍三公」、廟名均是「嘉應」,彼此雖是宗親關係,
但堂號不同,布袋以「玉井」為主,新塭為「西霞」,
北港仔則為「珠澤」。
由此可知,布袋鎮內蔡姓主要為二房玉井蔡氏一派;
依據清代所保存的族譜,及歷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
玉井蔡氏子孫在台灣即以布袋為最大聚居地……
位於文化東路巷內的古厝;
由室內遺存的匾額可知,
可知其為嘉義縣議員蔡崇樑老家。
目前古厝建築細節精緻依舊,
可惜已閒置許久,無人照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