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鄉名源於鄉治所在聚落之古地名「二八水」。

其命名源由係從前該處位於施厝圳(今稱八堡一圳)

與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之間,建有一分圳自施厝圳引

二成水量注入十五庄圳,稱為「二分水圳」或「二八水圳」。

聚落因有該分圳經過,故稱為「二八水」。

清代建置時將莊名定為「二八水莊」,屬東螺東堡。

日治初期仍沿用「二八水庄」之名稱,

直至大正九年(1920)街庄改制,簡化為「二水」。

二水鄉位於彰化縣東南隅,濁水溪沖積平原最東端,

其扇頂鼻仔頭位於鄉境內東部,東北枕八卦台地,

南臨濁水溪,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

漢人移入今二水地區並發展成為聚落,始於清康熙末年。

康熙四十八年(1709),施世榜申請到墾照,引濁水溪水築圳,

在鼻子頭截溪水入圳,歷經十年,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完成,

稱為「施圳厝」(今稱八堡一圳),灌溉地區遍及後來的

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

燕霧下堡、線東堡、馬芝遴堡等八堡。

源泉鄭姓、陳姓,約在乾隆末到嘉慶初年入墾。

「二水鼻仔頭鄭氏古厝」有近百年之歷史,

是彰化縣歷史建築,是二水地區保存完整的傳統

閩式合院建築,有三進三院八護龍的規模,

聚落後以八卦山脈為屏背,前面是風水池。

昔日形容大宅院的規模

「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前魚池,後果仔」

鄭氏古厝正是此寫照下的傳統大宅。

鄭氏家族祖籍福建省興化府浦田縣,曾移居漳州府漳浦縣,

並由十二世鄭剛毅等族親隨鄭成功渡臺至東堡二水莊鼻仔頭過橋

(金廓仔口),至十四世鄭英義時,遷居至學仔底現址,

當初參與興建之匠師為老朴仔師,彩繪師傅則有煥童、

汴村癡鴻、鄭昌等人:

日治時期昭和年間鄭煥文返鄉任教,

對農業技術、水利、道路工程等建設多有貢獻……

位於源泉村的鄭克勤墓,唯一光緒年間古墓;

咸信即為此地鄭姓家族的祖墳。

兩年前聽聞即將拾金遷葬,遂趕往記錄;

現今應該已敲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