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284294.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1732年清雍正年間,潮州府客家人岸裡社通事張達京與岸裡社

平埔族土官潘墩仔獲得允許開墾此地,其後自中國大陸引進男丁,

闢建貓霧捒圳(後稱葫蘆墩圳),灌溉範圍廣大。

1736年(乾隆初年),閩人廖舟率眾入墾,

隨後改稱為「葫蘆墩」,屬貓霧梀之梀東上堡。

P7284287.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88.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1824年(道光四年),闢建八寶圳,使得豐原與鄰近地區

(今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等地阡陌縱橫,良田處處,

讓市街日益繁榮,甚至逐漸超過平埔族岸裡社。

 

與此同時,巴宰族因「割地換水」政策,失去原始居住地,

遂移居至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一帶。

P7284290.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91.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92.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葫蘆墩圳是台中地區較早開發的水利埤圳之一,

清朝時期漢人通事張達京移居豐原,和岸裡社巴宰海族人簽訂「割地換水」

的契約,並且組成六館業戶出資鑿埤圳、開墾土地,從朴子口引大甲溪水

供農業灌溉,因為豐原的舊名叫葫蘆墩,因此被稱為葫蘆墩圳,

P7284293.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96.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97.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接著陸續開闢上、下埤線,並且鑿地洞引水,

但因為地洞水路不容易整修,後來改從鐵路縱貫線舊山線鐵橋下,

設堰堤攔水引大甲溪水,日治時期將葫蘆墩圳、八寶圳及王田圳合併

成豐原水利組合,

日治昭和14年改名為〔豐榮水利之碑〕,

並沿著大肚山增設二圳,灌溉上千甲地。

P7284294.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P7284295.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如此數十年下來,張達京成了中台灣的首富,他所組織張振萬墾號

「六館業戶」並邀集該區域的有錢人一同投資土地開墾事業,以張達京為首,

秦登鑑、姚德心、廖朝孔、江又金、陳周文等六人,遍及大台中地區,

包含臺中市市區、豐原、神岡、大雅、潭子等處。

 

跟隨入墾著這些地區的先民也大多

來自於相同的原鄉 ………

P7284289.JPG - 豐原  朴子  羅家古厝 (豫章堂)

《江西通志》載:羅珠漢高祖時跟隨灌嬰,平定豫章,有功德於民。

羅珠公,字懷漢,仕漢惠帝,

先為治粟內史,後改為大農令,故世稱為大農公,

羅珠與灌嬰平定了九江郡。漢景帝時,在南昌一帶置豫章郡,

建築城堡,並環城廣種豫章樹(樟樹),

其後世子孫遂被稱為豫章羅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