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宮位於台中市大肚區永和里永和街13號,主祀媽祖,
同祀觀音菩薩、五穀大帝、水仙尊王、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
大肚鄉的開發約在清雍正年間,以福建省漳州府趙、王、陳姓為主體。
乾隆12年(1747)《重修臺灣府志》已有「大肚街」名,
其永和里即是下街,永和宮位於此。
關於其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
一說為乾隆23年(1758);第二說為《大肚鄉志》記載的乾隆44年(1779),
即《彰化縣志》所載大肚下街天后聖母廟。
該廟因地勢較頂街低,
故稱為下街媽祖、下街廟、大肚宮之別名;
同治8年(1869)趙順芳集資捐修;大正7年(1918)大肚地區稻作
遭鐵甲龜蟲侵襲,恭請下街媽祖出巡遶境,蟲禍止息,舉辦多次「烏龜仔醮」
感謝媽祖神恩庇佑,每年有大肚下堡20庄遶境活動;
民國50年再次修建,奠定廟現今規模;民國75年重新翻修;
民國92年建後殿。據廟方表示,宮內祀奉的媽祖,與鹿港天后宮同樣是
分香來自湄州媽祖金身。
文物登錄,所見之古物有大肚宮石香爐、
嘉慶年款之「海邦所瞻匾」、「克配彼天」匾,
以及同治年款天上聖母鉎鐵鐘,共4件。
石香爐含展耳寬78、深32、高37公分。青斗石質,
正面有花鳥博古主題浮雕,展耳與爐身一體成形。下方有牙子,
四足為獅吞獸爪,背面有卍字開光浮雕。
唇口有陰刻
「乾隆辛亥年(乾隆56年,1791)大肚宮弟子周望德敬立」字樣。
爐身窄長方形。該件石爐為本次調查中年代最早的一件,
也證實永和宮建廟年代極早,
為大甲溪到大肚溪之間所見媽祖廟中,
年代較早的一座。
中行「海邦所瞻」,上款「嘉慶乙亥孟冬」
(嘉慶20年10月,1815);下款為「大肚紳耆公立」。
「克配彼天」匾:寬約260公分,木製橫匾,由數塊橫材拼接而成。
中行「克配彼天」,上款「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嘉平月穀旦」,
下款「乾清門侍衛鎮守福建臺澎掛印總兵官
阿勒精阿巴圖魯武隆阿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