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刀山,海拔889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

關刀山名稱響亮,但其實這座山並不難爬,第一登山口的

海拔高度就已接近700公尺了, 而第二登山口的海拔825公尺。

若從後者起登,約10分鐘就可以輕鬆登頂。

前往關刀山,可從舊山線勝興火車站沿著苗49鄉道前行,

再左轉苗56鄉道, 遇叉路再右轉,沿途都有關刀山的指標;

跟著指標走,前行約3.5公里,即可抵達 三義鄉與大湖鄉交界處

的關刀山第一登山口。

第一登山口設有小型停車場及公廁,

登山口有「出關古道」的指標, 旁側有一間紅磚舊屋,

是昔日古道上的茶亭,供往來的商旅休息之用。

一般導航都是說「大草排造林護管所」。

從茶亭旁的產業道路上行,走往關刀山第二登山口。

兩個登山口之間,約一公里的上坡路, 道路狹窄,勉強可以行車,

但假日時不易會車,建議停車於第一登山口較為適當。

雖是產業道路,但沿途樹林茂盛,為苗栗縣野鳥學會所規劃的

賞鳥路線,據解說牌所示, 此地常見斑文鳥、白頭翁、粉鶯嘴、

綠繡眼、褐頭角鶯、五色鳥、黑冠麻鷺、

大冠鷲、台灣藍鵲等鳥類。

按 : 關刀山因狀似刀口朝天之關刀而得名;

又因此山南稜草排叢生,另稱草排山。

不遠處尚有一座山名為大草排山。

大草排山海拔約450m,山頂有專賣局基石一顆,

一側刻著「樟林地界第三十八號」,

另一側寫「大正十三年十月建設」。

加上此一造林護管所的設立,可以搜尋到有關相關資訊……

這個造林指的是「樟樹造林」,是專賣局唯一負責過的造林業務。

1900 年開始,臺灣總督府正式推動臺灣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造林:

樟樹造林。樟樹造林由當時殖產局統籌,並交派各地方廳負責作業。

只是一開始情況並不如預期,最主要原因是殖民政府對於臺灣環境

不熟悉,加上作業者沒有具備專業的種樹知識,所以從 1900 年

到 1906 年之間,造林情況都不太穩定。

1906 年、1907 年腦價爆騰上漲。

見此情況,臺灣總督府立即又再編列造林經費,以擴增造林規模,

同時也頒布造林的作業標準,統一作業規格。

結果在 1907 年後,樟樹造林的情況漸有起色。

1912 年以後,情況為之改變,一場造林之盛世來臨。

專賣局以十二年計畫為根本又研擬出新的計畫,同時挹注更多

資金提高造林面積。接著,將造林區域擴張到深山和南部地區,

依序於甲仙、恆春、南庄、大湖設立樟林作業所。

1920 年 1 月 13 日專賣局新設「造林課」,

以統一樟林作業所與地方廳的樟樹造林事業,

至此,臺灣樟樹造林事業可說已經到達巔峰的狀態,

造林課的設置乃代表此黃金時期的標誌。

後來科學一日千里,在實驗室用合成化學技術製造的樟腦,

遠遠勝過需要造林至少三十年才能提煉的天然樟腦,

這在效率上實在差太多。

樟樹造林這便走入夕陽……

途中路旁可經一反射板,

是一處視野開闊的平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