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金瓜石發現金礦,人潮蜂擁而至。
1934年至1939年間,因採礦技術進步,金瓜石黃金產量大增,福山宮
日夜香火繚繞、車水馬龍,信徒們特地開闢了大門前的廣場,
稱之為「土地公坪」。
1935年各大礦主發起整修大殿及增建兩側廂房,
1936年由礦工藍有明等修繕福山宮,為陳應彬等人擴建,
擴建成為三川殿與有天井的大廟。
廟方表示,當時金明利礦業公司一直採不到金礦,
老闆入廟參拜得到土地公入夢指示重用兩名藍姓雇員後,
果真採得金礦致富,因而擴建,
成為金瓜石、九份規模最大土地公廟………
昔日想翻新廟身的信徒若在擲筊得不到應允時,
會改為原地擴建廟宇,
包括九份福山宮、福安宮、金福宮、慶福宮、福興宮都有相同情形,
讓廟中廟成為金瓜石、九份地區廟宇一大特色。
因福山宮的腹地較大加上庭院的櫻花,
所以較具名聲。
有別於一般廟宇在神龕刻上麒麟、龍鳳、兵馬等圖樣,
福山宮神龕以人物呈現,正中間由兩尊仙女扛著「福山宮」廟匾。
另外還雕有螃蟹與花朵,螃蟹是橫著走的,花則表示花開富貴,
兩者加在一起等於「發橫財」。
兩側則有四尊裸女天使,廟祝賴弘隆認為早期參拜者以礦工居多,
建造者可能考量礦工喜見女色,
才會出現這種罕見設計手法。
起初只是一座兩公尺的小廟,日治時期,金礦工人為求採金經常到此許願
能挖到大金脈,由於採礦日盛,此廟甚為靈驗而香火鼎盛,為容納接踵而至
的眾多信徒,於民國42年(1953),原欲將廟宇拆除,重建大廟,
但請示土地公未獲批准,因此在不動原來風水的原則下原址加蓋,
遂形成現在三開間「廟中廟」的特殊景觀,
前後共大整修擴建四次,每修建一次,規模就增大一些,
不過似乎只有小廟頗有靈驗,值得一遊.
福山宮,即是九份著名的「廟中廟」。
廟中廟裡外共三廟,最內部的小廟始建於200年前,
歷史悠久,原始而樸實;中間的廟宇則為日治時期大正、 昭和年間
陸續增修,主要為當時在九份採礦的公司所捐獻,
廟柱尚有「金明利公司…」等刻文,
顯示此廟與九份採礦的歷史
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