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康熙雍正時期,麻豆社與四大社原住民遭清廷官方徵召

參予平定吞霄社「番」亂及朱一貴事件等大戰鬥,或者勞役、

番餉的徵課以及陋規的索取。使得麻豆社逐漸衰落。

清乾隆以後,(18世紀中葉)漢人勢力在麻豆增長,漢人街庄陸續成立。

乾隆六年(1741),劉良璧的《重修臺灣福建府志》中仍未出現「麻豆保」,

直到乾隆二十年(1755),「麻豆保」出現在文獻記錄上。

顯示麻豆已由原住民轉為漢人主導。

麻豆因腹地廣大、自然資源豐沛且水陸交通便利,

故於平埔族語中有適於人居的「中央之地」(Mattau)之稱,

亦為台灣最早開始源和交易的聚落之一。

延續原漢文化的融合,麻豆發展出特有的豪族文化,

形成頂街、下街類雙核心生活圈的聚落型態。

而後隨著公路的開闢、鎮街與現代都市的形成,使得日治時期以降

豐富而多元得都市風貌成為麻豆最顯著的標的,卻也逐漸

遮掩了平埔族生活及先民墾殖的痕跡。

麻豆歷史街區範圍以興中路與中山路 (即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大通」、

漢人墾殖時期之頂街、下街一帶)為核心,西至歷史建築原電姬館,

東至興中路民生路街口,北至中央市場。

興中路與中山路沿街面全長約875公尺,

歷史街區範圍面積約14公頃。

這個範圍是麻豆巴洛克式老街屋最集中的區域。

不同於許多老街經過整治規劃後的形象統一,

麻豆老街呈現新舊交雜之貌,

許多老屋的外觀已被招牌擋住。

老街保存最精華的地段

集中在中山路與三民路、中正路交會的中間這一帶,

屋子都有著超過八十年的歷史。

隨著時代發展,許多老屋大多都被灌入了新靈魂,

有的則是被店家所設立的招牌給視覺霸凌,

成為新舊融合的商舖。

但不難看見當時在建築上所雕作的裝飾輪廓,

遊客也只能從失了光澤的輪廓上,

找回當時的麻豆風華……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