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區可說是臺灣較古老的城鎮之一,原居住有平埔原住民

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臺前(1621)就已有漢人移民進入,

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

最早稱大龜肉庄,後改為大圭壁庄;康熙56年《諸羅縣誌》記載:

「鹹水港街,屬大奎壁莊,商賈輳集」。

乾隆後,文獻開始寫作鹽水港。係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

相對上游有一汫水港(指淡水之意)。

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

故雅稱月津、月港,曾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

的俗諺,繁華一時。

清領時期,在康熙23年(1684)劃臺灣為一府三縣時,

及至雍正元年(1723)時,鹽水隸屬嘉義縣,

時有「汫水港莊」、「大龜璧莊」兩庄;

鹽水在清領期間的建置大概以通商與軍防兩大功能為主。

雍正7年(1729) 更定疆域,「鹽水港堡」指的是鹽水轄區以北,

八掌溪出口處稱「汫水港」,「 汫水港街」為其市街,

海汊處稍南稱「鹽水港」,其市街稱「大奎壁」。

至光緒14年(1888)土地丈量時,仍名「鹽水港堡」,

堡內有三十四庄,這轄區範圍應該比現今鹽水鎮大。

在荷蘭人1624年來到之前5、60年即已到鹽水而發現兩條水流,

遂以「港」稱之,水質較淡者稱爲「汫水港」,水質較鹹者

稱為「鹽水港」。

之所以稱爲「港」,根據1717年諸羅縣志的解釋,閩越習俗,

凡水源自山匯流,揚波為「溪」,溪漸於海,潮汐應焉為「港」,

「海汊」無源,潮流而瀦,隨其所到以為遠近,稱之為「汊港」。

漢人入閩後,與閩越族融合,接受閩越族稱河川的用語,

因此,閩南與臺灣河川都稱「溪」或「港」。


鹹水港因潮汐帶來含鹽分的海水而使得鹽水區有此區名稱,

汫水港之所以稱「汫水」,因為其坡度較陡,潮汐較送不上海水,

此由乾隆16(1751)年之前汫水港幾乎與八掌溪在該段時期改道後

的主要河道平行可知,因為八掌溪是嘉南平原最陡的河川,

更何況有段時期八掌溪乃奪汫水港河道入倒風內海。

清領初期有所謂的「外九莊」一帶。

「外九莊」依高拱乾《臺灣府志》所指,大奎璧、汫水港、下茄苳、

鹿仔草、龜佛山、南勢竹、龜仔港、大小康榔、大坵田等九個村莊。

汫水港莊即今鹽水區汫水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