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松舊名「鳥松腳」。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
設立鳥松庄而改稱鳥松,劃歸高雄州高雄郡管轄;
1924年,高雄郡改制為高雄市,改歸鳳山郡管理,
是當時鳳山郡下面積最小的庄。
戰後改設高雄縣鳥松鄉。
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高雄縣市合併,
改稱為高雄市鳥松區。
本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坔埔,
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坔埔山又名尖山嶺、坔埔尖山,
位於鳥松區坔埔、大竹、華美里之間,
由許多小丘稜組成,呈南北狹長型,約1.5公里長的山區,
這也是昔日本地設置赤山區的由來……
「坔埔」相傳在康熙年間由十八個姓氏來此入墾,
因當地土質含水量及高,不僅鬆軟且泥濘,先民在耕作雙腳
常陷入其中而得名,地方主要的大姓為陳、謝、林、邱和鄭姓。
陳沙觀與夫人墓,墓依夫人墓碑所示起造為大正乙丑年(1925)
以及昭和壬申年修(1932),應是陳沙觀下葬時一併修冗成現狀。
陳沙觀墓除墓碑及案桌採用礱石外,
整體外觀大量使用紅磚,並飾以廿四孝彩瓷。
位於公墓區聯外道路的入口處,
極其顯眼……
然依據南部許多大戶人家的先祖墳墓上的先人名諱
下常有加上觀或官字的用法。(通常為單名的情況下)
也因此,
依個人看法,
墓主人名諱應為陳沙,而非陳沙觀…….
即便如此,網路上仍搜尋不到相關資訊;
或許就是入墾此地的大姓人家吧?
孝男陳清文資料顯示為鳥松區農會有關連;
按該會前身為「鳳山街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
1944年一月廿八日由發起人陳清文氏召開創立
「鳥松庄農業會」。
由此看出應該也是地方上的仕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