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坔埔」相傳在康熙年間由十八個姓氏來此入墾,

因當地土質含水量及高,不僅鬆軟且泥濘,先民在耕作

雙腳常陷入其中而得名,

地方主要的大姓為陳、謝、林、邱和鄭姓。

坔埔山又名尖山嶺、坔埔尖山,

位於鳥松區坔埔、大竹、華美里之間,由許多小丘

稜組成,呈南北狹長型,約1.5公里長的山區,

日治初期,坔埔地區為一街庄,

稱為「坔埔庄」(舊制街庄),隸屬於赤山里。

大正九年(1920)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

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坔埔」大字,

隸屬於高雄州鳳山郡鳥松庄(新制街庄)。

鳥松第三公墓該地因預備興建捷運黃線,多數墓塚起掘遷葬,

當中不乏精彩的墓園建築及裝飾藝術,自清治、日治到戰後

各時期的墓葬風格都有,

堪稱保存高雄墳墓形制重要的寶庫。

可惜都已灰飛煙滅…….

遷葬前趕往踏查,

針對其中很多漂亮的磚造大墓

進行了最後的記錄。

特別之處在於該墓

以高雄為燈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