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四年間(1739),福建省泉州府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
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族
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
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當時稱為「田寮庄」(今田寮里)。
清乾隆16年(1751)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蕉嶺縣)客家人林洪、
吳永忠、溫殿玉、黃日新、羅德達等約兩百人,率領宗族飄洋過海到
頭份開墾。
當時,他們以「抓鬮」的方式決定開墾的地點。
抓到第1號的即為「頭份」,後來沿用為地名。
據說林姓人數最多,分得頭份、二份及望更寮;
黃姓分得三份及新屋下;溫姓分得四份、五份;
吳姓分得河唇;羅姓分得中肚,
這些地名,大部分在現在頭份市、和平里和民族里一帶。
頭份鎮上興、下興二里,昔稱東興庄。
因位於中港溪南岸,意指「河流的背後」,相對於北岸頭份
而得名為河背庄。
由於境內有茄苳坑溪流經,故又名茄苳坑庄。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下東興、中東興、上東興、瓦窰下、
楓樹坑、尿磜仔等。
此外,本地區尚有山下、牛欄窩等聚落。
頭份鎮的恩主公廟鑒化堂,外在看來與一般廟宇相同,
不過這裡的祭祀文化卻大不同。
客家人供奉恩主公,也就是關公,通常都會準備三牲供品,
如果是重要節日時,更會準備五牲祭拜,不過位在頭份鎮河背
的鑒化堂恩主公廟,卻是堅持以素果祭神的廟宇,
而且廟方堅持單純信仰,不但沒有進香或陣頭活動,
特別的寺廟規矩,也讓當地信徒也改變對信仰的認知。
鑒化堂係日治初期,頭份第一區街長陳維藻、教員饒鑒麟、
接興號涂運財等九人為發起人,在竹南第一堡土牛莊羅阿鼎
自宅內創立。
一間隱於頭份的鄉間小廟,歷經百年風雨,
傳承自曾祖父,祖父及父親三代人的虔誠信仰,
靜默凝視世事無常,悲歡聚散,
經由時光沉澱為百年後的古樸之意。
廟祝徐羣福表示,鑒化堂是他阿公在世時,
承接了頭份鎮上一間廟宇的恩主公神像後,
再接到現址來供奉,
由於考量當時的民生,於是寺廟極早就開始推行,
以素果祭拜,同時也不燒金紙,不放炮竹,甚至不辦進香
及普渡祭典,希望用最單純的信仰模式,
讓恩主公成為民眾
心靈的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