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腳是雙溪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部偏西北,
範圍大致包括長源里、外柑里西半部。
清治末期,柑腳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柑腳庄」,
明治三十八年(1905)7月,第八、九區合併為「頂雙溪區」。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為「柑腳」大字,
隸屬於臺北州基隆郡雙溪庄,大字下有「柑腳」、「外柑腳」、
「崩山坑」、「下坑」、「中坑」、「盤山坑」小字名。
百年淡蘭古道,這段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台北到宜蘭)
的主要交通道路,記錄了台灣早期北部先民從西部往來東部的
屯墾歷史,而發展出北路(官道)、中路與南路(茶道)的交通系統,
而中路為當地居民多所利用的主要往來道路,
又稱為「民道」。
淡蘭古道中路從暖暖為起點,行經平溪(十分)至
雙溪(柑腳、泰平)到宜蘭外澳,沿途風光明媚,
古道常沿著溪畔,可見清澈溪流、梯田駁坎
及石砌土地公廟等。
柑腳城在雙溪西南處,柑腳溪的南岸。
柑腳溪及崩山坑溪由柑腳城後方山區流下交會於
柑腳城前方山坎下方,柑腳城因而三面臨溪懸崖屏障難以攀登,
後面靠山而形成有天然屏障的城寨,故名為「城」。
被喻為「山谷中的珍珠」柑腳城,
曾是雙溪境內的第一大煤礦,
北38鄉道12.2K處即柑脚橋舊址,右方白色護攔即為舊橋位置。
柑脚橋紀念碑是在大正十年(1921)時,為紀念大正八年(1919)
所建立的柑脚橋所立的碑,
但現在有碑無橋,徒留具有歷史意義……
碑文內容
橋曰柑脚橋蓋因庄名而取義也,此橋每逢洪水橋樑屢屢流失,
行旅往來大為不便,且年年修理枉費民工未知幾許。故于大正八年
因該地派出所在勤警察官及保正共互相協調于次設,是年八月告竣。
楷模雖不宏大基礎碩鞏固,自此交通便利,水患可抿,後人須悉
其本源,爰此以誌之云爾。
庄內保甲道路亦於是年完竣,藉此並誌一
大正十年春立 保正賴春波
巡查長 當 石 口 吉 保正石豊泰
巡 查 北村清三郎 保正蔣阿食
保正林 獅
巡 查 ○○○ 有志者江明發
及保民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