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區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大傑巔社故地,舊名半路竹,
其名稱在推定為鄭氏時期1664年調製的《永曆十八年台灣軍備圖》
即已出現,在台灣城上方記有「半路竹民社」。
學者施雅軒認為「半路竹」是閩南語音譯荷蘭語「Bessuyden」,
意為南方,即指稱荷蘭東印度公司旗下赤崁農地「清水溪」
(也就是二層行溪,今二仁溪)南方的耕地,
1644年荷蘭人所繪《赤崁耕地圖》及《赤崁耕地登錄表》中,
清水溪南(右)側登錄有兩塊耕地,
其中之一記為「Bessuyden de Versche revier offte」,
漢譯為「清水溪以南」,
而半路竹就是Bessuyden,而與竹無關。
荷治以前,本地區已是平埔族大傑顛社的活動領域。
直到荷治時期1635年以後,因漢人入墾本區,大傑顛社原住民被迫
逐漸往大岡山以東的田寮、旗山及燕巢地區移動。
從163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引進漢人來台灣耕種,
直到1637年的獎勵措施,使得二仁溪以南的耕地逐漸擴大。
到了鄭治時期,本地區形成的聚落合計有14處。
以二仁溪以南的地區來比較,其聚落數是最多的,
此時期屬於自然聚落的草創期。
清領時期因整體的政經環境及社會狀態的轉變,
連帶著也對本地區產生重大的影響,
其中以新舊移民的交替、地權的變遷、人口增加、聚落與
街市的形成最為顯著,至於維生活動亦因上述的因素,
增築不少陂塘,土地利用及農作物愈趨多元化,
宗族血緣組織與地緣祭祀組織的建立,
因此逐漸形成穩定的社會組織體系。
然而清初時本地區卻只有約12處聚落,而且大多沿襲鄭治時期,
此時期為聚落的構成期。
隨著社經的發展,到了清代中葉,聚落增加為25處,
此時期是本地區聚落分化期。
從清末到日治時期是本地區聚落變動最大的時期,
主因是若干聚落鼠疫流行,導致倖存居民大量遷徙而廢庄,
連帶牽動本地區的人口移動,各聚落的人口呈現明顯的消長。
到了1905年本地區的聚落大約已完成聚落重組,
此亦為日治中後期行政聚落建立的基礎。
本地區聚落型態,因歷史與自然環境限制,
以致到日治末期仍維持集村的形態。在聚落血緣關係程度,
聚落大部分是以血緣關係所構成。
據日治初期資料的研究,確實各聚落的主要姓氏為:
大社( 蘇姓)、圍仔 內( 葉姓)、下寮( 黃姓)、下社( 蘇姓)、
鴨母寮( 蘇姓)、一甲( 王姓)、竹滬( 蔡姓)、後鄉 ( 黃姓)、
新園( 謝姓)。
後鄉,是路竹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後鄉里不含東北部邊界地帶
及南部邊界地帶、新達里不含西部邊界地帶及北部邊界地帶、竹滬里南部
東側凸出部分的西南大半部、文南里西南部邊界地帶、
竹南里西南端、北嶺里西北端。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後鄉、下甲、下藔。
里名乃因開墾較晚的聚落,故而得名為後鄉。
本里的開墾以黃乞為最早;
黃姓先人於雍正年間自福建晉江縣渡台,
初居竹滬,後移居本里,黃姓乃成為本村的大姓。
黃姓以外,蔡姓亦於雍正年間移入。
成為本里的第二大姓…….
相較於路竹的其他聚落,
此舉落保存較堆的三合院建築,
洋樓反而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