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位居台灣西部平原中間位置,
是全台最長溪流濁水溪畔最大鄉鎮。
早期靠著河岸碼頭,便利的水路交通而聚集人潮形成街市。
西螺東市場區商業交易熱絡,向外拓展而有西螺街,
現在行政區域稱為西螺鎮。
西螺自清代起,三百多年發展史中,1920-1945年日治時期,
是最繁華的年代。
1937年時,由街長廖重光,計畫主持西螺都市計畫變更後,
西螺街內每條道路寬敞整齊,路兩旁紅磚綠樹,人車分行的人性化設計,
當年在全省街道美化比賽時勇奪第一美譽。
「西螺老街」,指西螺鎮延平路,東起大同路,西至中興路,
北起修文路,南至中山路,仁和街之範圍,區域內含永安里、
中和里、福興里、光華里等四里。
西螺老街空間分為公私兩種。公共空間:包含延平路與東市場,
東市場是西螺第一處市集地,也是西螺老街的文化起源。
私有空間則包括142棟私有老街屋,是西螺老街的寶藏,
每一間老屋內的故事,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
福興里位於街區之西北角,舊地名有「成美街」、「街肚」。
福興里的範圍東至公正路與中和里為界,西至建興路與光華里為界,
南至中山路與正興里為界,北臨濁水溪堤岸。
因此地為本鎮街區最早發展之區域,故俗稱舊街。
福興里的名稱是戰後因里內之福興宮而命名。
「成美街」即今福興路與延平路交界一帶,
向南延伸終五、六十公尺的路段,
昔日商業繁盛,一般人習慣稱之為成美街,
此街開闢於光緒18年(1892)由興修
振文書院完成後,以所餘資金開闢園地所成。
由主事魏炳彰、廖澄河、廖國欽負責其事。
成美街的建造至今有一百多年。
久而久之,亦有人誤稱為「新美街」。
此間的廖宅為純和式的木造建築,
之前的資訊似乎曾作為教會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