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區在過去大部分是臺江內海的一部分,剩下的陸地
則可能是西拉雅族蕭壠社的地盤。
明鄭時期,西港一地隸屬天興州(縣)永定里,
據說鄭軍即在後營地區(後營里、營西里)一帶屯墾。
道光三年(1823)灣裡溪(曾文溪)在暴風雨後改道,
將大量泥沙帶入臺江內海,使得臺江內海逐漸陸化。
後營里是「後營二里」之一,位於西港區東北方,東北邊與麻豆區為鄰,
是西港區中特殊的「一庄兩里」之地。
日治時期屬西港庄大字後營,光復後,因後營人數過多,為了行政管理方便
因而將此庄劃為二個行政村,分別為後營村、營西村,
以普護宮廟前庄路為界,路東沿用後營之名設為「後營村」,
路西則設為「營西村」,臺南縣市合併後改村為里。
臺南縣有許多地名中有「營」字,全都和鄭成功的軍隊駐屯有關,
其中「後營」更是鄭成功開臺的第一營。
1661年鄭成功軍隊從鹿耳門進入臺江內海,需要在前線的後方擇地安營,
以作為後勤支援的基地,當時後勤部隊便選中此地,稱為「後營」,
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鄭軍之所以選中此地,是因為後營位居蕭壠、麻豆、新港、目加溜彎等
西拉雅族四大社的中心,徵糧較為方便,而且東邊有灣裡溪可以停供軍隊水源,
西邊則臨近臺江內海,可以經由水路將糧食補給給前線的鄭軍。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為了解決軍糧的來源問題,決定採取軍隊屯墾的方法,
一方面留守安平和承天府的禁衛軍,一方面派遣大批軍隊分別向南、北二路
找地開墾,寓兵於農,自耕自給。
在後營的鄭軍便在此地進行開墾,開墾之初除了調派部分兵力支援
附近營區的開墾工作,後營也仍負責後勤的業務,運送糧食到各營鎮補給,
後營此時的繁榮和興盛,由此可以想見。
跟隨鄭軍來臺的福建金門人蔡應科因已取妻生子,因此留在後營繼續開墾,
在本地區開枝散葉,傳有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五個宗親血脈,
以四房人數最多。
加上巷仔、竹圍、新厝、水溝、社尾等五角頭,
合稱為後營境內的十角頭。
蔡應科,字士京,後裔稱「士京公」,
生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 ,原籍為金門瓊林村馬厝巷。
傳有五房 , 分別為允嘉、允愛、允勤、允遠、允猛。
其中蔡允勤派下曾經出過三位舉人 ;
即蔡廷懋、蔡廷炯、蔡廷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