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9月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ay)應在花蓮傳播福音的

前牛津學堂學生嚴有年之邀,由宜蘭蘇澳搭乘小船,首次到花蓮

加禮宛一帶傳道

後教勢雖曾一度衰微,但1895年日本領台後,

大舉開發平野區(涵蓋加禮宛、薄薄、里漏等原住民村社),

於是從宜蘭遷來的居民日漸增多;

遂於1907 年3月9日,在平野區加禮宛設立「加禮宛教會」,

聘請偕八寶為第一任傳道師,牧養教會信徒,

這是花蓮港教會的起源。

嗣後花蓮港人口日增,從西部移居者日眾,

到1910年,傳道師陳木生來任,即在花蓮港春日通 (現花蓮市第一

信用合作社對面)租屋為禮拜堂,經過約一年後,上峰撥款,於現在的

花蓮市中山路與節約街(當時稱「黑金通」)新造一座木造教堂,

也就是現在的花蓮港教會。

1940年高端莊牧師時期,重建木造尖塔美觀之聖堂,

於1940年12月15日舉行獻堂,並慶祝獨立七週年紀念。

此間宋尚節博士來台奮興,信徒前往台北、台中、台南參與者

甚眾,教會大復興,因此聖堂不能容納,在1948、9年間,

在吳天賜牧師任內將聖堂擴建一次,

又於陳瑞山牧師來任後,再延長擴建一次,

1951年花蓮發生未曾有之大地震,聖堂破壞嚴重,

即組織修建委員會,募捐興建現在之聖堂,

於1961年11月完竣,同月29日舉行獻堂典禮。

1955年分設壽豐、志學二間教會為支會。

1959年3月,籌劃設立新城佈道所,

之後20餘年均由花蓮港教會關懷牧養,

1987年7月,經東部中會47屆秋季議會通過,

新城佈道所升格為堂會。

走在車水馬龍的花蓮市區,

這棟外觀白色並由12根象徵十二使徒的圓柱撐起的

百年歐式建築— 花蓮港教會,

不僅吸引大批旅客駐留拍照,

更是花蓮縣最早傳入福音之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