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出自佛學經典的《華嚴經》,佛曰:
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意思是:
從一朵花裡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
用一片葉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所有的佛經,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觀的,認為人生是痛苦的,
要求解脫;都認為這個世界是缺陷的、悲慘的。




唯有「華嚴經」所講的,
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
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
是一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


山櫻花(學名:Cerasus campanulata ),又名鐘花櫻桃、
鐘花櫻花、緋寒櫻、緋櫻、臺灣山櫻,為薔薇科櫻屬的植物。
櫻花原產暖帶至溫帶,株高可達15公尺以上,
品種多達數十種,尤其日本栽培最盛,並尊為國花。


台灣也有原生種,如緋寒櫻、霧社櫻、阿里山櫻。
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長卵形,葉緣有細鋸齒。







冬季落葉,春季約1-4月間開花,叢生或撒形花序狀,
花色有紅、緋紅、粉紅等色,
盛開期花多葉少或全株無葉,滿樹繁花密佈枝椏,
清麗而壯觀,令人激賞。


在春季約1-4月會開出緋紅豔麗的花朵,
花瓣5片,並且有長長的花柄,
像鈴鐺般鐘形下垂的繖形花序,
可能是為了避免將雨水花朵及花粉打落。




春末花謝以後結成小小的鮮紅的果實,
山櫻花的果實屬於核果,
橢圓形狀似小型櫻桃,核果內有一種子,
核果成熟時紅色或紫黑色可食用,是鳥類的最愛。


在春季繁花落盡前,嫩綠的新葉才會長出。
全株近平滑,樹皮茶褐色而有光澤,有特殊的橫紋。
單葉互生,為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葉緣有線點狀
重鋸齒,嫩葉具羽狀托葉。

花期為2月上旬至4月上旬,花朵小,花萼鐘形,紫紅色,
有著長長的花梗,常3~5簇生於葉腋,下垂,
數目甚多,甚為美觀。
果實為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先端尖突狀。
在各種櫻花中是較能耐高溫的品種,
也是台灣分佈最廣的櫻花樹種。


在中北部平地、山麓,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又名「緋寒櫻」的台灣山櫻花為原生種,
能適應較暖和的氣候與低海拔地區,


是台灣分布最廣的櫻花樹種,
也是全世界需冷性最少、
花色最為濃豔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