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漢人移居臺灣,稱番人聚落為「社」,

「社頭」地名蓋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頭首或頭人

居住於此,以之得名。

1662年至1795年間,墾首施世榜、黃仕卿、鄧遜有等,

逐次完成八堡圳、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鴻門圳、大高圳

等溝渠灌溉今社頭鄉轄域,

漳州府之南靖、漳浦、詔安及潮州府饒平等縣居民大舉入墾,

1736年至1795年間枋橋頭庄形成街肆,

社頭庄成立於嘉慶年間,社頭轄域次第墾建成村庄。

埤斗村因位於灌溉水源頭,聚水埤形狀像漏斗,

因此命名為埤斗,舊歸屬於許厝寮其中一村,

是個典型農村聚落。

鴻門圳南北橫向流經本村西側,作物以水稻、芭樂居多,

東側為八卦山脈台地,

昔日有十八彎古道與南投名間相連通……

許厝寮,位於社頭鄉東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埤斗村、清水村、

山湖村、朝興村東南部。

日治時期社頭設辦務署,隸轄台中州武東堡。

民前14年武東堡民隸員林辦務署。

大正9年(1920)實施街庄制度改隸社頭庄。

行政區域轄有社頭、崙雅、舊社、枋橋頭、

許厝寮、石頭公、湳雅等7大字。

許厝寮之具體位置在哪裡 ? 似乎未得明確……

第五公墓內有一座許番墓,有著精采的洗石子工藝。

不知是否出身許厝寮 ?

另,搜尋得相關資料指出 :

許屋(1890-1959),彰化田中人,字精軒。父許番,母林羅。

大正5年(1916)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總督府基隆病院(今基隆醫院)、

嘉義病院(今嘉義醫院)等機構服務,起初從事臨床研究,後負責一般患者的診察。

大正6年(1917)在田中開設「精軒醫院」,

由於醫術精妙,對病人關懷備至,成為名醫。

戰後,擔任田中衛生所第一任所長,亦為田中首屆鎮民代表會主席,

在地方上極負聲望。

此外,善於寫詩,長年為「蘭社」社員。

從1923年(大正12年)的社員大會,到1954年(民國43年)於

《詩文之友》刊登蘭社課題〈登山〉,他皆參與其中。

現存作品以課題或擊鉢吟為多。

此墓是否正為許屋為其父

所建造之墓塋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