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塗窟是石碇與小格頭之間較大的一個山中聚落,

這裡也是昔日淡蘭古道大格門路線經過的一處聚落,

至今公路旁仍有密集二、三十戶人家,

臨馬路的房子都已翻成樓房,

僅存一間紅磚瓦屋的老房子,

侷窘在兩棟樓房間,

可以讓人想像當年的聚落舊貌。

至於烏塗窟的地名,也頗有趣。

烏塗,台語發音是「黑土」的意思。

根據石碇鄉公所資料,當地人說,因為這裡的水窟混濁,

所以被稱為烏塗窟。

這裡會水澤汙濁,

可能是因為煤層外露所造成的吧?

聚落的地名起源,古早多無文字記錄,

口耳相傳,久而久之,不免產生謬誤。

鄉道北47線為石碇、小格頭間的連絡道路,

大致以南北向經過烏塗窟地區北部,由此往北可前往石碇市區

接上市道106乙線,往南可前往小格頭接上省道台9線。

里內有烏塗溪流經其間,為當地水源主要來源之一,

該里東鄰彭山里,南會永安里,西接格頭里及深坑區,

北與潭邊及石碇相通,

本里與坪林及深坑相連,

在交通地理位置上佔有重要之地位 。

清治末期,烏塗窟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烏塗窟庄」。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並雅化為「烏塗窟」大字,

隸屬於臺北州文山郡石碇庄,大字下有「烏塗窟」、「蛇舌子」、

「四分子」、「樟空子」、「橫坪」、「溪邊寮」、「摸乳巷」、

「員山子」、「月扇湖」、「大格門」小字名。

途經此處,刻意停車下來走一圈,

見證一下山村聚落的日常……..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