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舊稱「大窩口」,所謂「窩」指畚箕狀地形,
為客家語中對山間三面封閉、一面開放的地形之稱呼,
該鄉以東區域亦有羊喜窩、糞箕窩等古地名。
而湖口早年的開墾地當中(今湖口老街)
正位於這些窩地的出入口,故有此稱。
且因「大湖口」與「大窩口」的客家語發音相近,
所以在譯名時就以大湖口命名,
後來簡稱為「湖口」。
地處於湖口台地的西部、東與伯公岡台地接鄰、
北與中壢台地、桃園台地和林口台地相連。
這片台地上佈滿塘埤、溪流,過往是重要的稻米產地,
全鄉面積有58.43平方公里,下轄中勢、中正、孝勢、仁勢、
愛勢、信勢、信義、德盛、和興、東興、波羅、湖口、湖鏡、
湖南、長安、長嶺、中興、鳳山、 鳳凰、勝利等20村。
地名的命名,有許多以地形狀況來命名者,
其中以岡為名者:所謂的岡,通常是指小山而言,像岡巒、岡阜、
本區以此命名的像石岡仔、柑園岡、隘寮岡、店仔岡…等。
本鄉之西南及南邊有鳳山崎山、波羅汶山即大湖口山為屏障,
東北部則有標高兩百公尺,由伯公岡台地延伸而來的長岡嶺。
本鄉為黃泥紅土之臺地地形,全鄉橫跨伯公岡與湖口兩臺地。
其中上北勢、下北勢、德盛、和興、長岡嶺皆位在伯公岡臺地上,
而大湖口、波羅汶、番子湖則位於湖口臺地上。
長岡嶺係指長條狀的山岡之謂,位於長嶺村境內及長安村西側。
戰後為長嶺村,後再分為長嶺、長安兩村。
周氏多以汝南堂為堂號,
亦有以濂溪第、愛蓮堂為堂號者;
其原由主要衍生自北宋理學大師周敦頤。
按 : 周敦頤(1017—1073),原名敦實,字茂叔,
後避宋英宗諱,改名敦頤,號濂溪,學者稱濂溪先生。
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官員、學者,
是北宋宋明理學理論基礎的創始人之一。
1072年,在江西廬山蓮花洞創辦了濂溪書院,
並自號「濂溪先生」。
著名散文作品《愛蓮說》作於此時,
表明了對於蓮花的讚賞。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