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湖內的地圖,你會發現狹長形的湖內,
東有臺一線、西有臺十七線貫穿而過,因為這樣的交通
優勢,湖內從前就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點,
那裡有一條「湖街」(現今的民權路),
在清代是臺南府城與鳳山縣城之間重要的據點,
因為位居交通要道上,彼時車水馬龍、商業活動興盛,
街上客棧林立,販夫走卒都會在此歇一晚。
日治時期《台灣地名研究》的作者安倍明義用「往昔這片地
周圍有漫漫的湖水」來形容湖內,而湖內的舊名稱就叫作「大湖」。
這裡的居民說湖內位於二仁溪的南岸,
從前是一大片的沼澤,上面遍佈著大小的湖泊與水窪,
因此稱作「大湖」。
大正9年(1920)廢里並聯區為庄,合原圍仔內區和大湖區
為湖內庄,此時劉厝與鄰近的海埔、公館、太爺、拔仔林、中厝、
下厝等合併成立海埔大字,隸屬於湖內庄管轄。
戰後,改湖內庄為湖內區,
原海埔大字轄境分成數里,即劉家、海埔及海山。
其實三里的區界並不明顯,
幾乎是連一起的…..
若非牆上的海山社區銘牌,
恐怕不會知道尚有此里。
清治時期到日治初期,海埔地區已有少數人接觸基督教
並成為信徒,例如曾大量(曾持衡)、楊鑑等人。
而由於當時海埔大多數居民排斥基督教,楊鑑與其子楊登
遷往臺南,於亭仔腳禮拜堂(今馬雅各紀念教會)做禮拜。
海埔地區信徒眾多,而信徒每每要前往大甲需要涉過二層行溪
(二仁溪)等因素,因而1908年左右決定改在海埔園仔內
(海埔段1293號)建禮拜堂。
即海埔基督教會前身……
該古厝位於海浦基督教會舊址後方。
門額上有弘農堂號。
是為楊家古厝。
或許與楊鑑一家有所關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