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內區得名自境內的大湖與圍仔內兩大聚落,
前身「湖內鄉」,位於高雄市的西北方,北邊隔著二仁溪
與臺南市南區、仁德區相望,西側與茄萣區相鄰,
東邊與南邊緊貼路竹區。
明治42年(1909)12月,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
第7度調整地方行政區域,除將原有20廳廢和為12廳,
廳下仍置支廳外,其下再設區、里、庄三級地方行政體系,
其中新設的區為以前的一里或數里合併,
為日後鄉鎮範圍的雛形。
本區當時為臺南廳阿公店支廳轄下的圍仔內區和大湖區,
其中圍仔內區轄區為原來的文賢里,並併入原屬臺南廳下
文賢里的茄萣仔庄(包括白砂崙、頂、下加冬等三部落),
區長役場設於文賢里圍仔內庄;
大湖區的轄內則為原來的長治二圖里,
區長役場設於長治二圖里大湖庄。
大正9年(1920)臺灣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再度調整行政區域,
長久使用的「里」全部廢除,改廳為州,支廳為郡市,區則改為庄,
並且大幅更改臺灣的舊地名,是時本區屬高雄州岡山郡,
鄉內原設的圍仔內和大湖兩區,則合併成一庄,
庄名以兩區區名各取一字,合為「湖內庄」,
庄役場設於圍仔內,這是本區疆域的首次具體成形,
也是本區區名的起源。
戰後,民國34年12月改全臺為8縣9省轄市,
原本的郡或支廳改名為區,其下設鄉鎮,鄉鎮區域的劃分則暫依
原有的庄街範圍為區域,即庄為鄉、街為鎮。
於是湖內庄易名為湖內鄉,隸屬於高雄縣岡山區,
鄉公所仍舊設在圍仔內,其下舊長治二圖里部分設大湖、
田尾、湖內、竹滬、頂寮等5村,舊文賢里部分設海埔北、
海埔南、劉厝、公舘、太爺、葉厝、圍仔內東、圍仔內西、
圍仔內南、草子寮、白砂崙北、白砂崙中、白砂崙南、
頂茄萣仁、頂茄萣義、頂茄萣禮、頂茄萣智、頂茄萣信、
港埔、下茄萣仁、下茄萣義、下茄萣禮、下茄萣智、
下茄萣信、崎漏等25村,共30村。
範圍除現在鄉域外,尚包括茄萣鄉和路竹鄉的竹滬、頂寮在內。
嗣後由於人口太多治理不易,乃於民國39年3月,讓原從臺南廳
文賢里合併過來的茄萣仔庄連同崎漏庄獨立為茄萣鄉,
另將竹滬、頂寮兩村劃給路竹鄉,
至此本區的疆域才告確定,
海埔里、海山里、劉家里三地歸為海埔地區……
海埔教會建立於1910年,而根據1914年1月25日英國母會機關報
中宣教師廉德烈的報告,第一代建築是茅草屋頂,大約容納50人。
第二代建築位於今仁愛街48號(海埔1343號地),
當時土地與建物登記在曾坐名下。
1912年12月17日獲政府承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埔禮拜堂」。
1915年2月2日,海埔教會成為太平境教會分出
第15間支會。
戰後,1948年3月28日召開和會,會中決議建新的禮拜堂。
因當時信眾大多經濟拮据,所以推行三年儲蓄計畫來籌備建築費用。
1952年11月2日工程動工,
後於1953年3月9日落成,並在
該年12月1日舉行獻堂典禮。
教會建築共有四代,
現除了2003年落成的第四代建築外,
第三代建築也有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