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地名研究》的作者安倍明義用
「往昔這片地周圍有漫漫的湖水」來形容湖內,
而湖內的舊名稱就叫作「大湖」。
這裡的居民說湖內位於二仁溪的南岸,
從前是一大片的沼澤,上面遍佈著大小的湖泊與
水窪,因此稱作「大湖」。
湖內區劉家里轄境,原係清康熙年間,由於當時的月眉池庄
劉氏分衍於南方海墘所成之聚落,在行政統屬上,清初屬於臺灣縣
文賢里二圖的轄區,至雍正元年(1722)始改隸鳳山縣文賢里。
日治時期明治42年(西元1909年),原文賢里與茄萣庄合併
成立圍仔內區,本庄屬之;
大正9年(1920)廢里並聯區為庄,合原圍仔內區和大湖區為湖內庄,
此時劉厝與鄰近的海埔、公館、太爺、拔仔林、中厝、下厝等合併成立
海埔大字,隸屬於湖內庄管轄。
戰後,改湖內庄為湖內區,原海埔大字轄境分成數里,
本里位於海埔大字西南部,以原劉厝庄域另立一里,
初命名為劉厝里,後以「厝」字不吉,
再改為劉家里。
湖內劉家村這個聚落,那裡的居民
大約有百分之九十都姓劉。
社區是個典型的血緣集村聚落,全村9成以上都是劉家後代子孫,
劉氏家族源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九都積善里白崑堡充龍社,
開台祖二政公於1664年渡海來台,定居於鳳山縣文賢里月眉池
廊邊庄(今湖內區文賢里),育有三子,
長房定居於湖內區文賢里,二房移居梓官區赤崁,
三房移居湖內區劉家里。
內區劉家先祖來台三百多年,繁衍十五世代、六千多名後代子孫,
分居湖內圍仔內、劉家村和梓官茄苳坑赤崁三地,
村內就會發現三棟古樸的百年紅磚老屋。
目前這三棟古厝,一間為現任里長所居住,一間為前區長所擁有,
另一間則無人居住。
這裡的古厝都是由早期臺灣製的紅磚砌成,
還有一棟碾米廠,
以及一間做為店鋪的義成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