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攻台,開始在台設立官署,
清水地區在當時為諸羅縣所轄,當時清水尚屬未開發的不毛之地。
在漢人大量移入前原為巴布拉族Gomach社的聚居地。
雍正年間開始有漢人大規模的湧入清水地區並向平埔族租地墾殖,
並有官軍在今日的營盤巷駐防。
到乾隆年間,才逐漸發展成為市集,發展成為
中部的稻米和山產的集散地。
早期清水的漢人移民,以來自閩、粵為主,
現在位於清水大街路上的三山國王廟,尚有早期客家人
墾殖清水的痕跡。
1686年清廷開放有業良民可攜眷渡台墾荒,
尤以泉州府移民的楊姓、蔡姓居多,
楊、蔡兩族落腳於清水社口,大量墾殖,
自此兩家族繁衍開來,時至今日,楊、蔡兩姓
仍為清水兩大姓。
1920年7月,地方制度改革,全臺灣改設5州2廳,
牛罵頭街屬臺中州大甲郡,隨後首任街長楊肇嘉將
牛罵頭街改名「清水街」。
清水街轄清水、社口、秀水、大槺榔、四塊厝、高美、
三塊厝、田寮、大突寮、吳厝、楊厝寮等11個大字。
三塊厝是清水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北部。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
其範圍大致包括頂湳里、菁埔里、國姓里。
日治時期現在頂湳里行政區劃為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
大字名三塊厝,小字名頂湳子,二戰後稱頂湳里,舊地名之稱呼包括有
甲南、客庄、大缺、山仔腳、瓊仔腳、頂湳仔等。
其間有五福圳南北灌溉,因土壤孔隙大,易透水軟爛故稱之為「湳」,
與西南一.五公里處「下湳子」對稱,因在其上方故稱「頂湳子」。
頂湳路進入不遠處,右側有合院聚落。此即是頂湳王宅;
由三座三合院組成的王家古厝,完全以紅磚為材的三合院,
院落大體保持完整,可見到日治時期大地震的災後重建痕跡,
屋前的半月池,由於久無人整理,早就失去昔日的風采。
頂湳的舊地名稱呼包括有甲南、客庄、山仔腳、
瓊仔腳、頂湳仔等。
古厝所在地就稱為瓊仔腳,瓊仔樹應即指烏桕樹…….
而此王姓家族遂有瓊仔腳王家之稱。
據了解,古厝最初興建於咸豐道光年間,
迄今已有160-180年左右的歷史……
長時間在文化局擔任導覽志工的王星卯夫婦,從多年前,
便開始進行田野調查,收集家族耆老的口述歷史和族譜,
並且仔細研究每個建築工法,克服種種困難後,
最後順利將古厝的故事出版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