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區舊稱「沙轆」,原為屬於平埔族一支之拍瀑拉族(Papora)
沙轆社(Salach)活動範圍,清代則稱「迴馬社」或「遷善社」。
直至1920年改稱「沙鹿」,並沿用至今。
沙鹿區早期為中臺灣濱海漁村地區,原有拍瀑拉族百戶聚居,
稱「沙轆社」的故鄉 –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又稱「社口番地」,
或言由於此地風沙特多之因。
明鄭時期,沙轆社屬於大肚王國。
清治時期,雍正9年(1731)劃大甲溪以北至雞籠為淡水廳轄區,
清乾隆初年,並將廳治設沙轆,改稱「沙轆新庄」,後續閩南、客家吳姓
移民入墾沙轆為處理開墾戶的事情而建的寮舍稱「公館」,
另有同安的蔡姓,安溪的王姓,南安的李姓及晉江的蕭姓等家族,
陸續至本地拓墾;
道光年間,設有塘兵房三間,駐防守兵力十五名以上,
加入晉江的顏姓家族、安溪等白姓家族,不斷拓墾,
在嘉慶年間「沙轆」已發展為南北交通必經之地。
日治之初分屬於臺中縣梧棲港辨務署第三、五、六區,
隔年改制為臺中辨務署塗葛堀支署沙轆街、鴨母寮、北勢頭區。
1902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廢縣置廳,
分屬為臺中廳牛罵頭、塗葛堀支廳「沙轆庄」,
後改為單一轄區臺中廳沙轆支廳沙轆區。
大正9年(1920)實施五州制,設沙鹿庄屬臺中州大甲郡。
1938年,沙鹿庄升格為「沙鹿街」。
聚落犁份即今犁分里。先民拓墾,以牛犁為主要工具。
「分」「份」指持分之意。
犁份清河堂張宅大約興建於昭和十年(1935),
興建者為張進益、張進清等三兄弟,屬於傳統的合院型式(一落二護),
建築構造上屬於磚木混合構造,牆面、柱身等處之洗石工法甚有可觀之處,
步通瓜筒上連疊四層斗拱極為少見,且正身部分及內護龍皆有步口(廊道)
之設置,中式木構架與西方平面及裝飾元素之混合應用,
且呈現出當時的院落風貌。
當地慣用卵石堆砌圍牆,
也算是聚落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