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霸市地處國場川河口,在古代被當地人稱為「浮島」,
是國場川、安里川、久茂地川的土砂沖積而成的海灣中的島嶼。

1451年,尚金福王修築那霸和崇元寺之間的長虹堤,
連接那霸和首里之間的陸路交通。
17世紀後期,那霸已經是首里的外港,
並形成了那霸四町(西、東、若狹、泉崎)。



15世紀初期,中山國王尚巴志統一沖繩本島,
並將政治中心從浦添(現浦添市)遷到首里(即那霸市首里地區)。
首里自此成為琉球國的首都。
16世紀之後,尚真王將琉球各地的豪族集中搬到首里,
確立了首里的城市格局。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廢藩置縣,
1879年廢除琉球藩設置沖繩縣,並將行政中心設在那霸,
取代首里成為沖繩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896年,日本實施沖繩縣區制,那霸區正式成立,
1921年,那霸設市,那霸市正式成立。
與那霸市同時設市的還有首里市。




1949年,美軍少將約瑟夫·R·希茨宣布將那霸市建設為
沖繩首都,將佔領的土地交還給原本地主並逐漸放開限制。
那霸市此後在1950年和港村合併、
1954年和首里市及小祿村合併、1957年和真和志市合併,
市轄區範圍大幅擴大到設市時的七倍以上。







首里金城町石疊道距離首里城步行約5分鐘。
想要感受沖繩特有風情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景點。
這裡是沖繩縣的指定史跡,也入選為日本百步道 。








以琉球石灰岩舖設的石板路,建造於1522年時期,
長度300公尺,寬度有4公尺。
路面舖設的石板,是以大小不一的琉球石灰岩組合而成,







地面較不平坦,
建議穿著好走的鞋子到此散步較為安全。


該石疊道本是真珠道的一部分。
真珠道建於第二尚氏王朝期間的1522年,為尚真王所建,
是連接首里城和國場川的真玉橋的官道,長10公里。

在沖繩島戰役中,真珠道大部分被毀,
只剩下金城町境內長238米的古道,
這就是今日的首里金城町石疊道。




古道使用琉球石灰岩製成的平石砌成,
經過歲月的洗禮,帶有光澤。
沿途多有第二尚氏王朝時期的石垣。




今日,首里金城町石疊道
被列為沖繩縣指定史跡,
以及日本百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