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廢藩置縣,1879年廢除琉球藩設置沖繩縣,

並將行政中心設在那霸,取代首里成為沖繩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896年,日本實施沖繩縣區制,那霸區正式成立,

之後在1903年和1914年兩次合併附近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那霸是沖繩的行政和商業中心,

聚集了縣廳等行政機構,是自日本本土

前往沖繩各離島和台灣的交通中轉地。

1921年,那霸設市,那霸市正式成立。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那霸市也受到戰火波及。

在1944年10月10日的十十空襲中,

那霸市九成的地區被燒毀。


沖繩島戰役之後,那霸市區被美軍佔領並禁止普通民眾進入,

市民暫時被安置在避難民收容所。1946年,那霸市得以恢復。

那霸市的壺屋地區成為商業中心地區,

並在1950年改為公設市場。

公設市場附近地區出現了多條商店街,

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國際通,

有「奇蹟一英里」之稱。

那霸市的主要街道「國際通」,是來到沖繩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

可說是那霸最熱鬧的一條街,全長1.6公里,餐廳、紀念品店、藥妝店等

林立,轉進小巷中則可探訪特色小店、海鮮市場及居酒屋。

不只交通方便,而且還超好買。

平和通則是國際通連接壺屋的主要商店街。

因為鄰近公設市場,

屬於偏向庶民的商店街模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