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返腳位於淡蘭古道要地,為了遞送公文以及方便商旅往來,
設有水返腳舖尖站,設有舖司一名及舖丁4名管理鋪站,提供
飲食(鋪)及休息(尖)服務。
商旅往來逐漸增加,民居也漸趨綢密。
道光元年(1821)正月,原任台灣海防同知的姚瑩,貶官到
宜蘭擔任噶瑪蘭通判時,將從台南前往宜蘭的旅途見聞寫成〈臺北道里記〉,
曾提到汐止(水返腳),指為小村市。並稱 :
水返腳者,台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台灣山後,故名。
過此,天山嶺迎 日,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再北過五堵、七堵、八堵,
凡十里至暖暖。
同治10)年(1871) 淡水廳同知陳培桂編纂淡水廳志,
水返腳街隸屬於淡水廳石碇堡,石碇堡的範圍,大抵在基隆河中游沿岸。
除了汐止之外,包括現今瑞芳以及基隆七堵、八堵、暖暖,石碇堡的石碇
指的是基隆市暖暖區的碇內,當時稱為石錠內庄,
與現今的石碇區只是同名而已,
石碇區也從來未曾隸屬於石碇堡。
當時水返腳已集結成街,成為石碇堡最大街市。
庄口水返腳橋(大同路二段智慧溪)已鋪成石橋,以方便行人商旅往來,
水返腳街是石碇堡最繁榮的地方,周圍村落有樟樹灣庄、叭嗹港庄、
康誥坑庄以及保長坑庄。
原住民部落除了峰仔峙社,還有從松山遷來的錫口社,定居於番子寮。
水返腳街興盛之際,也是峰仔峙社沒落之時,
根據記載,同治8年(1869)時,峰仔峙社人口 凋零,屯丁只剩12名,
日後便逐漸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返腳時期汐止的開發,在河谷平原區以農耕為主,
為取得農業灌溉所需水源,開闢水圳及人工埤塘,
至今尚存的番仔圳、四股埤、金龍湖、草濫埤
都是當年農業開墾的遺留。
汐止之發展始於清初。
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
與凱達喀蘭平埔族墾殖,並建「峰仔峙莊」,以基隆河為主的經濟動脈,
至乾隆三十年遂發展成為峰仔峙街,即為現在的中正路,
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
對拓墾人而言,橫在眼前的「窠」、「坑」、「溪」,
所以叫「橫窠」或「橫坑」,「窠」也有人寫成「科」或「柯」。
臺灣類似的地形就有幾個這樣的地名,
新北市泰山區不是有橫窠的地名?
日治時期的橫科庄於明治38年(1905) 併入水返腳區。
1920年將橫科劃入臺北州七星郡汐止街。
光復後稱為大橫科地區;
1982年以後又將橫科劃分成宜興、福山、橫科、東勢里。
自2010年升格後,為新北市汐止區內之橫科里。
此區尚保存完整的三合院林家古厝 (西河居) ,
雖稱不上華麗,
卻幾乎可說是當地僅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