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仁區早期是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墾地。
南邊「舊社」聚落聚集成雙現街名「舊社街」,
在現今看東村「楊厝」庄東一帶;荷蘭時代安平、赤崁原民移入
在「舊社」北邊另成「後市仔」聚落;
明鄭時期,曾在保西、大學設立書院,因而取「天下歸仁焉」之義
通稱此鄉里為「歸仁里」。
後來陳、李兩姓在舊社北邊、後市仔南邊之間(今歸仁國小南邊)
開墾新社區,利用舊社十三窯燒紅磚瓦,築瓦厝而居,
因故名「紅瓦厝」。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日本在此地設置「歸仁庄」,
劃歸臺南州新豐郡管轄。
臺灣由中華民國接管後,歸仁庄改為「歸仁鄉」,
屬臺南縣新豐區。
1950年裁撤區署,改直隸於臺南縣。
「舊菜市仔」為昔日歸仁區最活躍、興盛的區域…….
歸仁舊菜市泛稱位於紅瓦厝庄邊緣,
大抵在現今忠孝北路沿線、及與文化街一段、大仁街、
信義北路交界處所圍合的區域。
因為發展出以市場為主的重要市集區,且市場於戰後轉移,
所以老歸仁人稱此區為「舊菜市仔」。
繁華的時期從日治時期一直延續至戰後,
是歸仁市街發展的第二個重要階段。
紅瓦厝庄的陳、李兩姓為地方望族,
據說也因為兩姓家族經營磚瓦事業,所以這一帶的民居
盡是以紅瓦為建材,而有「紅瓦厝仔庄」之稱,
清末生員陳廷魁出身於此,
家族在地方上具相當影響力,今有陳氏宗祠依然矗立,
及宗祠後方李姓多院落民居仍保存完好,
十足為「紅瓦厝仔」代言。
話說清嘉慶年間,舊社街曾經因為發生「漳泉械鬥」,
加以清領末期舊社街因瘟疫的肆虐而敗庄,這兩件重大的事故
迫使部分居民移居於此。
原初此區只有零星幾戶,直到日治初期地方士紳楊金龍
(前高雄市市長楊金虎兄長)等人,建請日本當局積極建設,
是本區結市發展的開始,
特別在1920年「歸仁庄」行政區確立,在土地利用劃分上,
北歸仁為農業生產區,南歸仁沙崙規劃為甘蔗生產區,
本區地處中央,成為當時歸仁地區的政經中心。
在日本人的規劃下,此區大約分為街區及市集兩區。
今忠孝北路為舊街仔,是附近地區的「模範街道」,
四處可見日治時期流行的和洋式建築。
日本政府的公部門與公共投資如輕便車車站、歸仁圖書館、
歸仁庄役場(原址為今歸仁里活動中心)、新豐郡役所警察課
(位今歸仁派出所)、保正與甲長辦公集會的保甲局、屠宰場,
及為提醒居民守時的重要而在圖書館對面(今加水站)
設置的「時鐘臺」等等,
(合春商店拆除前)
與舊街交接處,兩幢殘存的巴洛克式建築,皆為日昭和年間興建,
其中一幢為合春商店,
從建築物山牆上的「佘」字與「豆油」二字可推知,
佘姓店家從事醬油買賣事業,而合春商店的牌樓面裝飾華麗,
加上頗有希臘柱狀式建築風格的粗大立柱,以及牆身上的哥德式尖拱窗,
立面上方振翅待飛的老鷹裝飾物,十分引人注目。
商店的鄰居,為戰後曾任歸仁鄉鄉長的王允得醫師於
昭和9年(1934)開設「得生堂醫院」。
可惜俱已拆除改建,
和春商店僅存一梁柱以資留念…….
日治末期知名的保正李老吉家族故居,
原址則在今歸仁里活動中心對街那排紅磚二樓舊建築,
此外,保證責任歸仁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辦公廳舍、
西醫涂明玉明治36年(1903)首先開設「東春醫院」、
許溢深醫師於昭和10年(1935)開設「仁壽醫院」、
實業家劉隆泰開設的「劉隆泰染房」、歸仁地方富紳陳瑞東
的產業店面與住處、由敦源社演進而來的敦源聖廟與
歸仁北基督長老教會,都在舊街上。
雖然許多舊建築已拆除,
但在這一帶活動的點滴仍為老歸仁人難忘的記憶。
另一部份是市集區,即「歸仁舊菜市」,是街區的延伸。
市集攤商大約集中在今歸仁里活動中心南邊及其四週,範圍不大,
以臨時搭蓋布帆或簡易遮陽物品的攤販為主,主要販售雞、鴨、魚、
豬肉為主,鄰近地區的人們都會來此採購生活必需品,
此區原為公有地,在日治時期日本人還會向攤販徵收使用費。
市集區的南北兩側,各有一排西式立面街屋,興建年代久遠,
北排街屋造型較為樸素,不乏地方名人曾經居住此排街屋,
至於早期南排街屋,外觀為前後兩進建築相連綿延,
是兩層樓建築,接連數棟「店亭仔」廊道上的紅磚圓拱,
與旗山老街的風格類似。
主要經營彈棉被、雜貨店、賣燈油等等民生事業。
舊菜市出入口,今歸仁里活動中心南側舊屋舍,原為藥房,
昭和14年(1939)改為撞球間,
民國35年(1946)改設為「仁友食堂」。
人來人往帶來商機,
昭和3年(1928)歸仁第一座戲院「歸仁座」創設,
看戲的人潮絡繹不絕。
如今,已不見其舊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