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樓層機場捷運A1車站暨C1D1聯開大樓為曾榮獲普立茲獎之

日本建築大師楨文彥及其團隊與中華顧問工程合作作品,互助營造施工,

共同為臺北市打造出全新的都市新地標。

本案以捷運臺北站與聯合開發大樓及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

整體發展概念為主要設計內容。

配合A1車站與C1、D1聯合開發大樓之興建,期望透過交通重整、

財務規劃、都市及空間設計,提出具體性、前瞻性的都市發展

策略及設計,並計畫將各種交通接駁系統與公共空間的銜接

做整體規劃考慮、整合社區歷史資源,

提出本區都市設計構想。

在工程進行階段,本案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就是必須在台北火車站,這個全台最大交通樞紐旁,

進行大規模施工。

A1臺北車站內部裝修,地坪建材部分採用具有方向辨識性的

天然花崗石設計,天花部分則依不同區域設計成多種不同型式的

天花系統(如弧形擴張網垂板天花、金屬障板天花、金屬織布天花、

烤漆鋁板天花等),

牆面空間則採用氟碳烤漆鋁板牆,

月臺挑空區設計以膠合強化安全玻璃護欄搭配鋁折板牆面,

結構柱飾面則採鋁板氟碳烤漆之檸檬造型柱。


從B2穿堂層進入A1車站的動線上設計成階梯式竹林水瀑造景,

讓旅客於搭乘電扶梯時彷彿置身林間般的清爽舒適。

B3層的開放式月台層採挑空的設計,

地坪採用具有方向辨識之天然花崗石,

軌道區上方頂棚及側邊牆面均採全罩式的玻璃月台門設計。

此外搭乘捷運進入國門的旅人能透過由月台層至

地面2層的挑空區直接眺望清亮的臺北天空。

機場捷運落成,槙文彥奇蹟式地,

把機捷A1的台北車站大廳,用一座「竹林瀑布」的大階梯,

引領大家走下25公尺深的機捷月台層,

最令人驚奇而感動的設計是,

竹林瀑布上承一座灑落陽光的大天幕。

為了疏導地面層的交通,而將所有運輸系統的連結置於地下一層,

使得旅客得以步移景異,由大階梯,感受上層天幕在公共藝術品的

建置間灑落而下的溫暖陽光碎影,中間是轉換層的轉折變化,

再藉空間壓縮手法,進入自然與人工光交融的明亮月台層,

出入乘客自然對台灣留下「明亮而幻化」的深刻印象。

而近百公尺長的大天幕則是神來之筆,

不僅讓地下三的月台層,還能看見藍天與陽光;

金屬材的公共藝術甚至得以將天幕的太陽造就光束,

再搭配逐層下降的竹林瀑布呈現的生命力與聲響流水,

這種台灣常見的坡地野境,竟被這位資深日本大匠以

「舉重若輕」的意匠,馴化於最人工環境的車站,

這空間構成宛如

王羲之書法般的一氣呵成…….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