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の内 (まるのうち Marunouchi )是東京都千代田區的一個區域,
位於皇居外苑與東京站之間,行政區劃上為千代田區之町名,劃分
為1丁目至3丁目。其為東京主要的商業街之一。

丸之內意為堀 (江戶城的外壕溝) 的內側。
丸之內以東京站為中心,與鄰接的大手町共同發展為中心商務區,
內有丸大廈、新丸大廈、三菱日聯銀行本部大廈、郵船大廈等大型
企業的辦公大樓,因而成為日本的金融、經濟中心之一。





丸之內二丁目的明治生命館(明治生命保險相互會社本社本館)
為日本政府指定之重要文化財。帝國劇場亦位於此。
由於三菱集團旗下企業的總部多設於此,
也被別稱為「三菱村」。





德川家康於1590年起以江戶城作為幕府將軍居所,
鄰近東京灣部份以「日比谷入江」稱呼。
明治維新後,原為官有地的陸軍兵舍、練兵場等,
在1890年被遷移,在當時政府財政困窘的情況下,丸之內的
大片土地由三菱財閥第二代掌門人岩崎彌之助以150萬日圓買入。
當時這些由三菱持有土地均為待開發的荒地,
因此被稱為「三菱原」(三菱ヶ原);



經過長時間的開發、加上1914年東京站啟用所帶來交通便捷度
的提升,逐漸使丸之內成為今日所見的繁榮商圈。
丸之內至今仍為三菱集團各公司總部所在地,
區內辦公室大廈亦多由三菱集團旗下的三菱地所所擁有。






1894年,利用高知藩屋敷舊址興建的東京府廳舍(第一代)完工。
同時期以模仿倫敦倫巴底街的紅磚街建設。
1914年,利用昔日三河吉田藩、信濃松本藩之屋敷舊址興建的東京站啟用;
1923年丸大廈完工啟用,此後便以商業街急速發展,許多西式混凝土大樓
在此時陸續建成。





1991年,東京都廳舍遷移至新宿副都心,
舊址在1997年建成東京國際論壇大樓。
2002年,丸大廈於原址重建完成,一躍成為東京的新觀光熱點。
2004年9月14日,利用日本國有鐵道本社、JTB本社、東京中央大廈等
建築舊址重建而成的丸之內OAZO正式對外開放。
2007年4月27日,與丸大樓對街而立的第二代新丸大廈開業。



可惜這些指標型的建案,入夜之後不怎麼可看。
他日,若有機會再行走訪…..
大手町(おおてまち) 也是日本經濟的中心,與南方的丸之內
聚集了政府體系的金融機關、大型銀行、商社、總部等。
丸之內有時也與鄰近的大手町、有樂町合稱為「大丸有」。





皇居外苑與北之丸公園、日比谷公園合稱「東京都市計畫公園
第5、8、23號中央公園」。
其中的和田倉噴水公園於昭和36年(1961) 紀念上天皇成婚而開園。
之後為了今上天皇成婚紀念而重新整修,平成7年(1995) 重新開放。
中央水柱最高可達8.5公尺,旁有彩色小噴泉圍繞。
夜晚點燈後的噴泉十分美麗。

和田倉門遺蹟在現在只留下了門旁的石牆,
原來通往和田倉門的和田倉橋及通往進入皇居東御苑入口之
平川門的平川橋,是完全按照江戶時代的木橋復原,
古色蒼然,令人撫今憶昔。




此處有一間星巴克咖啡,
是第一間日本Starbucks綠色門市,店內無提供紙本菜單與紙杯。
門市使用大片落地玻璃打造而成,可將公園的四季美景盡收眼簾。





室內的傢俱由日本國產木材製作,提高重複利用率,並降低運輸
過程的排放汙染;
裝潢以回收物打造,包含以回收玻璃製成的照明燈、
廢棄漁網及布料創造的藝術擺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