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過去為洪雅族哆囉嘓社的生活區域,

明鄭時期曾屯營於於現今鹽水區舊營里設鎮屯田,

後來向東發展,約在今日新營東邊的「中營里」一帶,

新設屯營,而以「新營」為名。

清康熙年間屬於諸羅縣大奎壁庄,

乾隆中葉以後改隸屬嘉義縣太子宮保,

少部分則隸屬於鐵線橋保。

新營在日治初期仍為小村庄,遠不如西邊的鹽水港(今鹽水區)

及東邊─有平原及山產之利的店仔口(今白河區)繁榮。

但日治時期1908年全線完成的縱貫鐵道設車站於鹽水與白河之間,

使得新營逐漸發展成為區域中心。

地方的消長也同時反映在行政區劃上:

新營原屬鹽水港廳太子宮堡,後改為嘉義廳鹽水港支廳所管。

日治時經改制,1920年設臺南州時,成立新營郡,

鹽水街與白河街反而由位在新營庄的新營郡役所管轄,

而新營庄在1933年時升格為新營街。

戰後改制為新營鎮,於1981年12月25日改制為新營市。

2010年12月25日隨縣市合併,改制為新營區。

許丑,是新營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位於該區東北半葉的北部略偏東。

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埤寮里西部不含西部邊界地帶

中段、王公里北部、忠政里東北端、護鎮里東部南側凸出部分。

主要聚落即為許丑。

許丑據說是清嘉慶年間被聘來看管「大埤」(埤寮埤,今天鵝湖)

的外地人,之後在大埤西邊定居開墾,該地即現在的「許丑」。

除了許丑這個地名以外,據說他終身未娶,

所以並沒有親戚後人和其他遺跡留下。

伽藍廟位在許丑、埤寮之間。

許丑據說發展比埤寮早,在清朝時為下茄苳泰安宮三十六庄之一。

廟中伽藍尊王(伽藍爺)為埤寮陳家私祀,

玄天上帝為埤寮沈家私祀(分靈自蘆竹坑),

池府千歲為許丑居民所私祀。

據說因許丑、埤寮二庄逐漸聚合,兩邊的居民有了共建廟宇的想法,

仕紳許丑決定捐出自己的地來蓋廟。由於他平時樂善好施又捐了廟地,

聚落便命名為許丑,居民並在他去世後為其塑像以許丑公之名祭祀之。

道光二年(1822)建廟,當時位置在廟前路中央,

名稱一說是「奠安宮」,一說是「奠安堂」。

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年)有陳樹王、林三元、趙圓聘等人發起募款脩廟。

後來因為興築馬路,舊廟被拆除,神像分祀於民宅。。

戰後,當時的埤寮里里長趙材木於民國42年(1953)倡議重建,

在現今廟址上蓋起「公厝」型的廟宇。

民國75年(1986)廟名改為伽藍廟,同年再改建。

許丑公沒有特定千秋日,

但廟方會在過年、清明、中元節時

準備菜飯祭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