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腳鄉,舊稱「六家佃庄」,位於嘉義縣西部,北隔北港溪
與雲林縣水林鄉、北港鎮為鄰,東鄰新港鄉,東南連太保市,
西鄰東石鄉,南接朴子市,
位置上緊臨嘉義都會區,屬同一生活圈。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六戶佃農至此開墾,遂以六家佃庄稱之,
後因臺灣話「家」與「跤」音近訛傳,遂改名「六腳佃」。
日治時期1901年,分屬樸仔腳支廳「灣內區」、「六腳佃區」。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廢區置庄,合灣內、六腳佃兩區及
樸仔腳區之下雙溪、溪墘厝為「六腳庄」,
劃歸台南州東石郡管理,庄役場設於六腳,
1921年8月9日再遷至蒜頭。
戰後初期設置台南縣東石區六腳鄉,
1950年改為嘉義縣六腳鄉至今。
六腳鄉至今仍保有許多紅磚古宅,這些古厝多半是閩式建築中
的懸山式屋頂,外表雖然艷麗恢弘,卻不失古樸內斂的本質,
所謂「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
紅磚古厝中若有燕尾脊,大半都是殷富人家,
此篇介紹的便是六南村的呂家古厝。
六腳鄉世居的住民,涵括漳泉兩籍都有,
陳、黃、侯、呂、吳等是大姓,
明、清二代很多呂氏族人紛紛渡海來台,
其中,清乾隆年間有福建漳州府龍溪縣
呂品三、呂開興兄弟夥同友人到六腳開墾。
呂家古厝起源很早,建於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
大正九年(1920) 再次整建,
古宅外牆優美的弧線宛若行雲流水,
相當罕見,弧線線條步步高升,寓意深遠。
門樓上橫書「擇居仁里」四大字,
宅主崇尚孔孟學說「居無求安」「里仁為美」理念可見一斑,
正廳門上橫書「渭濱衍派」四大字極具氣派,
足可印證宅主的始祖來自漳州龍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