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庄,為1920年~1933年間存在之行政區,
轄屬台中州彰化郡。今彰化縣彰化市西部及南部。
下轄原屬線東堡下之南門口庄、大埔庄、西門口庄、
西勢仔庄、莿桐腳庄。
南門口庄後來改稱為南郭。
南郭,原稱南門口,是彰化市的一個地名,
位於該市中部偏西。
清末至日治初期,南郭地區為一街庄稱「南門口庄」。
該庄北與彰化街、牛稠仔庄為鄰,東與大竹圍庄為鄰,
南邊為白沙坑庄、大埔庄,西邊為西門口庄。
大正九年(1920),該庄改制並改名為「南郭」大字,
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南郭庄。
1933年12月,彰化街合併南郭庄、大竹庄,升格成為彰化市。
戰後彰化市隸屬於彰化縣,大字亦改制為里。
由於都市化發展,南郭地區西部平原地帶已成為
彰化市區的一部分。
戰後,國府接收臺灣,將臺中州改為臺中縣,
彰化市於民國34年(1945)11月22日脫離臺中縣,正式升格為省轄市,
下分彰北、彰西、彰南與大竹四區,區下分92個里,市府設於彰南區,
為當時臺灣九個省轄市之一,轄屬臺灣省政府。
民國39年(1950)調整行政區域,全臺灣劃分為十六縣五省轄市;
10月21日,與臺中縣轄彰化區、員林區、北斗區合併,成立彰化縣。
民國40年(1951)11月30日,將彰北、彰西、彰南與大竹四區
合併裁撤為縣轄市,並為彰化縣縣治。
之後境內里數歷經三次變更,至2006年為止,
彰化市共轄73個里。
大正九年(1920),台灣地方制度大整編,
制定州、市、街庄制度,為五州二廳:
今彰化縣在當時隸屬於台中州,
分為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
現在稱為「南郭郡守官舍群」的地方,事實上是屬於
彰化郡之郡守官舍,以及彰化郡的公務官舍住宅群。
由於當地屬於南郭庄,故名為「南郭郡守官舍群」……
在《總督府公文類纂》中留存了與台籍士紳李崇禮之間的
交易換地過程,而附近還有其他的地屬於台籍士紳,也有
留下相關史料。
南郭官舍群東面有南郭坑溪流經,為流經彰化市區內重要河流。
所在位置為彰化市公園路一段一帶,在八卦山的山腳下,有包含
「武德殿」「彰中校長宿舍」「南郭宿舍5號、5-1號」,
以及歷史建築「彰中日式宿舍群」等,
聚落建築群形成帶狀的區域。
宿舍庭園內植有老樹,草木扶疏、生態豐富,
與整區建築形成一生態環境。
戰後則續作為公有宿舍之用,
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則分配給高階主管使用。
南郭路一段220巷內有一塊土地完整的院落,
看其格局及建築風格應是日治時期地方仕紳
或者是富商的宅邸?
但院內照壁留有彰化縣政府單身職員宿舍的印記。
屋舍正身有一方稱頌督管伯森的公正廉明匾;
讓人對該建物的背景故事好奇不已…….
南郭宿舍北側有一棟李丙戌洋樓,
富商李丙戌建有一座全彰化最漂亮的洋樓,
日治時期被日人強徵為「將校詰所」(士官廳舍),
在異族強權下任其盤佔,好不容易到了戰後,
又被政府據為己有,也因此提出過訴訟。
或許此棟院落也是類似的下場……..
戰後一直縣政府被占用,
也就隱沒了其原本的身份。
話說此地緊鄰在南郭宿舍南側不遠處,
有否可能此區土地跟宅院原亦屬
富紳李崇禮所有 ?
按 : 李崇禮(1874—1951),幼名金墩,號樂山,彰化人,
聰穎能文,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曾陸續在臺南地方法院、北斗辦務署、彰化廳工作,並擔任過北斗
製糖的經理。
大正元年(1911)11月獲授紳章,同年並當選為彰化銀行監察人,
之後在大正七年(1918)擔任彰化同志信用合作組合長。
昭和二年(1927),李崇禮成為臺灣總督府評議員,之後在
昭和五年(1930)擔任彰化街長,聲譽卓越,
彰化市公會堂即在他任內興建。
昭和八年(1933)12月彰化街與南郭莊、大竹莊合併升格為
彰化市後,棄街長職但仍擔任評議會員,
昭和十三年(1938)時擔任彰化銀行的董事。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在臺灣省設參議會,
李崇禮以最高票當選為彰化市籍的參議員,
民國三十七年(1948)聘為臺灣省通志館顧問委員。
李君曜 。李崇禮之長子,母劉莊。
日本醫學專門學校畢業,慶應義塾大學醫學研究科肄業,
專長為內科及外科。曾任職於臺中病院(今臺中醫院)。
大正11年(1922)於寶町開設「曜生醫院」。
行醫濟世時,遇貧者常分文不取,亦研究淋病特效藥,嘉惠病患。
醫院後改名「君曜醫院」。
戰後,民國34年(1945)11月獲選為彰化市參議會首任議長,
性格爽朗、慷慨好義,亦擔任彰化縣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
兼臺灣省合作事業協會彰化縣分會理事長;
又因對國民外交與地方自治感興趣,
也分膺彰化扶輪社長與彰化縣地方自治協會理事長,
並身兼彰化縣救濟協會理事長。
此宅若珍與李崇禮家族有關,
那建物本身所具備的文史價值
也就不該被掩沒……..